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积甲齐熊耳

积甲齐熊耳

同“积甲山齐”。宋陆游《中夜闻大雷雨》诗:“已闻三箭定天山,何啻积甲齐熊耳。”


【典源】 《北堂书钞》 卷一一九引《东观汉记》云:“刘盆子将丞相以下降,奉高皇帝玺绶,诏以属城门校尉,贼皆输铠甲兵弩矢缯,积城西门,适与熊耳山等。”《后汉书·刘盆子列传》:“樊崇乃将盆子及丞相徐宣以下三十余人肉袒降。上所得传国玺绶,更始七尺宝剑及玉璧各一。积兵甲宜阳城西,与熊耳山齐。”

【今译】 后汉时刘盆子率十几万人向光武帝刘秀投降,将脱下的铠甲与兵器等堆积在宜阳城西,竟与附近的熊耳山一般高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军队获胜,缴获甚多; 或指军队失败投降。

【典形】 积甲、积甲齐熊耳、甲齐熊耳、万甲积山齐、熊耳甲、积甲熊耳齐、熊耳兵。

【示例】

〔积甲〕 北周·庾信《周上柱国齐王宪神道碑》:“积甲高昆阳之城,封尸塞富平之水。”

〔积甲齐熊耳〕 宋·陆游《中夜闻大雷雨》:“已闻三箭定天山,何啻积甲齐熊耳。”

〔甲齐熊耳〕 宋·陆游《小出塞曲》:“明日受降处,甲齐熊耳高。”

〔万甲积山齐〕 明·高启《喜闻王师下蜀》:“不假五丁开道远,俄看万甲积山齐。”

〔熊耳甲〕 宋·杨万里《路逢故将军李显忠》:“只悲熊耳甲, 谁怨蹄金。”


【词语积甲齐熊耳】   汉语词典:积甲齐熊耳

猜你喜欢

  • 郑君谷口

    同“郑生谷”。唐上官仪《高洁之士策》:“郑君谷口,擅不言之谣;曹相府门,多清净之化。”

  • 夏日霜

    同“六月飞霜”。清钱谦益《过德州不及登东壁楼》诗之二:“苦忆东楼上,初飞夏日霜。”

  • 高自标置

    亦作“高自标树”、“高自位置”。标:标榜。置:安放。自我标榜,把自己放在很高的地位上。形容自我估价很高。刘恢,字真长,沛国相(今安徽濉溪县西北)人。少时家贫,而志向高远,深得王导器重。成人后,名声更著

  • 叔度

    《后汉书.黄宪传》:“黄宪字叔度,汝南慎阳人也。世贫贱,父为牛医。颍川荀淑至慎阳,遇宪于逆旅,时年十四,淑竦然异之,揖与语,移日不能去。谓宪曰:‘子,吾之师表也。’既而前至袁阆所,未及劳问,逆曰:‘子

  • 丁令归来

    同“丁令还乡”。清吴伟业《鲞鹤》诗:“丁令归来寄素书,羽毛零落待何如?”

  • 扶轮

    同“灵辄扶轮”。《北齐书.文襄帝纪》:“待为国士者乃立漆身之节,馈以一餐者便致扶轮之效,况其重于此乎?”【词语扶轮】   汉语大词典:扶轮

  • 子陵

    源见“羊裘钓”。借指严姓的高士。唐刘长卿《对酒寄严维》诗:“门前七里濑,早晚子陵过。”【词语子陵】   汉语大词典:子陵

  • 说项生

    同“说项”。清杨深秀《仿元遗山论诗绝句》之二六:“早闻一箭取聊城,老去逢人说项生。”

  • 乘兴泛舟

    同“乘兴船”。宋范成大《爱雪歌》:“平生爱雪如子猷,江湖乘兴常泛舟。”

  • 赋骊驹

    同“歌骊驹”。明 汤式《一枝花.客中奇遇寄情》套曲:“实承望效鸳鸯百岁和同,不提防赋《骊驹》两字西东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