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芦荻画灰”。谓用荻画灰教子学书。清顾炎武《表哀诗》:“荻字书犹记,斑衣舞尚寻。”
犹花朝月夕。清 王韬《淞滨琐话.药娘》:“每值花辰月夕,辄置酒宴赏。”参见“花朝月夕”。见“花朝月夕”。清·王韬《淞滨琐话·药娘》:“每值~,辄置酒宴赏。”【词语花辰月夕】 成语:花辰月夕汉语大词典
同“恒河沙数”。南朝 梁沈约《千佛颂》:“能达斯旨,可类恒沙。”【词语恒沙】 汉语大词典:恒沙
同“辽东豕”。唐骆宾王《上礼部侍郎帝京篇》:“楚翚丹质,在荆南以多惭;辽豕白头,望河东而载恧。”【词语辽豕白头】 成语:辽豕白头汉语大词典:辽豕白头
意谓陈旧的事物变得面目一新。语出毛泽东《水调歌头.重上井岗山》:“久有凌云志,重上井岗山。千里来寻故地,旧貌变新颜。”毕庶昌、周代《从荷花生日谈起》(《长江日报》1993年8月10日):“近年,三镇旧
源见“长门赋”。借指妇女失宠后哀伤泪下。南朝 梁何逊《咏早梅诗》:“朝洒长门泣,夕驻临邛杯。”此喻梅花哀艳动人的情态。
《礼记.坊记》:“君子贵人而贱己,先人而后己,则民作让。”后因以“先人后己”指优先考虑他人的利益。《后汉书.曹世叔妻》:“谦谦恭恭,先人后己。有善莫名,有恶莫辞。”并列 先关心别人,后考虑自己。《礼记
此典指晋文公评论城濮(今山东鄄城县西南临濮集)之战,认为先轸(zhěn枕)“军事胜为右”之说是一时之利;而狐偃(yǎn演)“毋失信”之说是万世功。后以此典比喻战争中一时取胜;或比喻一时的利益。晋文公(
同“连城璧”。唐欧阳詹《瑾瑜匿瑕赋》:“终酬九年之积,不损连城之美。”宋赵蕃《次韵徐季纯见贻》:“郑人之璞周死鼠,昧者自谓怀连城。”【词语连城】 汉语大词典:连城
源见“覆盆”。比喻蒙受冤屈,无从昭雪,或陷于困境,难有出头之日。唐骆宾王《萤火赋》:“睹兹流萤之自明,哀以覆盆之难照。”《好逑传》五回:“久知覆盆难照,已自分毕命于此。幸遇高贤大侠,倘蒙怜而垂手,则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