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精神满腹

精神满腹

形容富有才智,满腹经纶。温峤(288-329年),字太真,太原祁县(今山西祁县)人。初为刘琨谋主,后南下,拥戴司马睿即位,受到朝中大臣推重。晋明帝司马绍继位后,官居中书令。王敦专制朝政,他和庾亮等人密谋灭敦,事平之后,出任江州刺史,镇武昌。不久病死。明帝司马绍时,温峤官拜侍中,参与机密大事和诏令文件的起草,不久转为中书令,甚得明帝依赖。王敦很是忌恨,上书请温峤为自己的左司马。温峤多次劝说王敦应恪守臣节,后知王敦终不能悔悟,便寻脱身之计,假装替其卖力,陈计献策,整理府事,并交结王敦手下钱凤等人,夸赞他说:“钱世仪(钱凤的字)满腹经纶,很有才干。”温峤当时素以知人著称,钱凤听了非常高兴,和温峤深结友好。最后,温峤得以回京都,具奏王敦欲谋反之事,请朝廷先做好准备。

【出典】:

晋书》卷67《温峤传》1787页:“深结钱凤,为之声誉,每曰:‘钱世仪精神满腹。’峤素有知人之称,凤闻而悦之,深结好于峤。”

【例句】:

金史·李献甫传》:“(甫)博通书传,尤精左氏及地理学。为人有干局,心所到则绝人远甚。故时人称其精神满腹。”


主谓 形容富有满腹的经纶学识。《晋书·温峤传》:“(温峤)每曰:‘钱世仪~。’”△褒义。常用于赞誉人具有丰富的学识才能。→锦心绣腹 满腹诗书 ↔不识不知


【词语精神满腹】  成语:精神满腹汉语词典:精神满腹

猜你喜欢

  • 借东风

    《三国演义》四九回载:诸葛亮于仲冬时节作法借三月三日夜东南风,助周瑜火攻破曹操大军。今多以“借东风”指利用好的形势或其他单位的先进经验来推动工作。《南方日报》2004.4.30:“历史行进到2003年

  • 发丘中郎

    源见“摸金校尉”。指劫掠者。清顾炎武《岁九月虏令伐我墓柏》诗:“发丘中郎来,符牒百道声如雷。”

  • 蔡生迎

    同“蔡邕倒屣”。《金云翘传》十七回:“抱璞不收和氏璧,闭关休作蔡生迎。”

  • 君子于其言,无所苟而已

    苟:马马虎虎。 意谓君子对于说话措词,一定做到严肃认真,一丝不苟。语出《论语.子路》:“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,言之必可行也。君子于其言,无所苟而已矣。”汉.董仲舒《春秋繁露.深察名号》:“《春秋》辨物

  • 豺虎不食、投畀有北

    畀( ㄅㄧˋ bì ):给予。有北:指北方寒冷不毛之地。有,名词词头。 豺狼虎豹不愿吃,把他摔到寒冷的北大荒。 表示对坏人的惩罚。语出《诗.小雅.巷伯》:“取彼谮人,投畀豺虎。豺虎不食,投畀有北

  • 泣珠

    晋.张华《博物志》卷九:“南海外有鲛人,水居如鱼,不废织绩,其眼能泣珠。从水出,寓人家,积日卖绢。将去,从主人索一器,泣而成珠满盘,以与主人。”旧本题东汉.郭宪《洞冥记》卷二也记载说:味勒国在日南,其

  • 荀勖定汲书

    《晋书.荀勖传》:“俄领秘书监,与中书令张华依刘向《别录》,整理记籍……及得汲郡冢中古文竹书,诏勖撰次之,以为《中经》,列在秘书。”晋中书监荀勖曾整理考定汲郡冢中的古文竹书。后遂用为考定古籍之典。唐.

  • 扫除

    《礼记.曲礼下》:“纳女于天子曰备百姓,于国君曰备酒浆,于大夫曰备扫洒。”后以“扫除”指妾。宋黄庭坚《常父答诗有煎点径须烦绿珠之句复次韵戏答》:“知公家亦阙扫除,但有文君对相如。”任渊注:“扫除谓箕帚

  • 丁娘十索

    隋代丁六娘有《十索》诗十首,每首末句为“从郎索……”。如“从郎索衣带”、“从郎索花烛”、“从郎索红粉”、“从郎索指环”等语。今存四首,见《乐府诗集.近代曲辞一》。旧因以为妓女争索缠头(财物)之辞。主谓

  • 落尘

    同“歌落梁尘”。唐黄滔《答陈磻隐论诗书》:“亦犹琴之舞鹤跃鱼,歌之遏云落尘。”【词语落尘】   汉语大词典:落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