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索米长安

索米长安

索米:讨饭吃。汉代东方朔初到长安,在公车署待诏,俸禄微薄,也没有机会和汉武帝见面。有一次他故意耍弄汉武帝身边赶马驾车的侏儒,以求得汉武帝的召见。汉武帝责问东方朔为什么欺骗并恐吓侏儒?东方朔回答说:“侏儒身高三尺,俸禄是一袋小米,二百四十文钱。我身高九尺,也拿同样的俸禄。侏儒饱得要死,我饿得要死。如您认为我还可以任用,就请改善对我的待遇;否则就罢免我,不要让我在长安讨饭吃。”武帝听后大笑,就让东方朔在金马门待诏顾问,和皇上的关系较以前亲近了一步。后以“索米长安”为典,指下级官吏俸禄微薄,生活困窘,也指求取官职。

【出典】:

汉书》卷65《东方朔传》2841、2842页:“令待诏公车,奉禄薄,未得省见。久之,朔给驺朱儒。”“上知朔多端,召问朔:‘何恐朱儒为?’对曰:‘臣朔生亦言,死亦言。朱儒长三尺余,奉一囊粟,钱二百四十。臣朔长九尺余,亦奉一囊粟,钱二百四十。朱儒饱欲死,臣朔饥欲死。臣言可用,幸异其礼;不可用,罢之,无令但索米长安。’上大笑,因使待诏金马门,稍得亲近。”

【例句】:

北周·庾信《和张侍中述怀》:“汉阳钱遂尽,长安米空索。” 唐·徐夤《嘉运》:“晨炊一箸红银粒,忆著长安索米秋。” 宋·杨亿《汉武》:“待诏先生齿编贝,那教索米向长安。” 宋·王安石《次韵酬昌奴羁旅之作》:“自索长安米,谁多季子金?” 明·高启《东门行》:“身长九尺齿编贝,索米不得取笑咍。” 清·尤侗《别长安十首》之8:“东方索米饥还甚,南郭吹竽病未能。” 清·赵翼《七十自述》之4:“长安索米怅何依,身少江南一布衣。” 清·陈梦雷《耿又朴年兄以三绝句见慰》之一:“索米长安亦圣恩,途穷难望叩天阍。”


【典源】《汉书·东方朔传》:“ (东方) 朔绐(dai) 驺朱儒,曰:‘上以若曹无益于县官,耕田力作固不及人,临众处官不能治民,从军击虏不任兵事,无益于国用,徒索衣食,今欲尽杀若曹。’朱儒大恐,啼泣。朔教曰:‘上即过,叩头请罪。’居有顷,闻上过,朱儒皆号泣顿首。上问:‘何为?’对曰:‘东方朔言上欲尽诛臣等。’上知朔多端,召问朔:‘何恐朱儒为?’对曰:‘臣朔生亦言,死亦言。朱儒长三尺余,奉一囊粟,钱二百四十。臣朔长九尺余,亦奉一囊粟,钱二百四十。朱儒饱欲死,臣朔饥欲死。臣言可用,幸异其礼; 不可用,罢之,无令但索长安米。’上大笑,因使待诏金马门,稍得亲近。”

【今译】 汉代东方朔 (字曼倩) 在公车待诏,俸禄微薄。他骗汉武帝身边的侏儒们说:“陛下认为你们对他没什么用,耕种田地不如别人,做官理事不能治民,从军打仗又不懂兵事,无益于国家,白白消耗衣食,现在想把你们都杀掉。”侏儒们十分恐惧,哭哭啼啼。东方朔教给他们:“陛上过来,你们就叩头请罪。”过了 一会,见到武帝经过,侏儒都号泣叩头。武帝问:“有什么事?”侏儒说:“东方朔说陛下想把我们杀掉。”武帝知道东方朔主意很多,将他召来问:“为什么恐吓侏儒?”东方朔回答:“臣朔生亦要讲,死亦要讲。侏儒长三尺多,俸禄是一囊粟,二百四十钱。臣朔长九尺多,也是俸禄一囊粟,二百四十钱。侏儒饱得要死,臣朔饿得要死。如果臣的话可用,请改变我的待遇; 不可用,请罢免我,不要让我在长安讨米吃。”武帝大笑,使他待诏金马门,较以前亲近。

【释义】后以此典指小官俸微禄薄,生活窘困; 也借指求官职。

【典形】饱死笑方朔、长安粲、长安米、长安索、东方饥、东方米、方朔米、金门索米、曼倩饥、捧米、朔独饥、索米、索米长安、一囊贫、侏儒米、侏儒食粟、东方果腹、长身奉米、长饥方朔、侏儒饱、异饥饱、方朔饿、减粟。

【示例】

〔饱死笑方朔〕 宋·苏轼 《戏子由》:“任从饱死笑方朔,肯为雨立求秦优。”

〔长安粲〕 宋·黄庭坚《见子瞻粲字韵诗》:“宁令东方公,但索长安粲。”

〔长安米〕 北周·庾信《和张侍中述怀》:“汉阳钱遂尽,长安米空索。”

〔东方饥〕 清·王摅《上宋寥天少宰》:“公孙早晚待开阁,吾知必念东方饥。”

〔东方米〕 宋·王安石《次韵酬昌叔羁旅之作》:“自索东方米,谁多季子金。”

〔方朔米〕 清·王士禛《寄答汪苕文》之一:“三载漫求方朔米,此行真息汉阴机。”

〔金门索米〕 清·唐孙华《次韵黄忍庵宫赞》:“闻道金门愁索米,始知多福属闲人。”

〔曼倩饥〕 宋·陆游《书怀》:“半分臂减休文瘦,七尺躯存曼倩饥。”

〔捧米〕 北周·庾信《谢赵王赍米启》:“东方朔之捧米,既息长饥; 西门豹之恳田,方惭此赍。”

〔朔独饥〕 宋·乐雷发 《逢熊季可》:“旗亭尚喜髡能饮,客路谁知朔独饥。”

〔索米〕 明·高启 《东门行》:“身长七尺齿编贝,索米不得取笑咍。”

〔索米长安〕 清·陈梦雷《耿又朴年兄以三绝句见慰》之一:“索米长安亦圣恩,途穷难望叩天阍。”

〔一囊贫〕唐·骆宾王《在江南赠宋五之间》:“犹轻五车富,未重一囊贫。”

〔侏儒米〕 宋·钱惟演 《与客启明》:“干时不为侏儒米,乐圣犹衔叔夜杯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声应气求

    源见“同声相应”。指情同意合或志同道合的人彼此间相互呼应或唱和。明刘若愚《酌中志.见闻琐事杂记》:“如酌古准今,谈经论史,探性命之原,不朽之业,乐声应气求而不孤者,则剑君、郑君是矣。”见“声气求相”。

  • 取水煎茶

    五代.五定保《唐摭言》卷十二:“郑光业及第之岁,策试,夜有一同人突入试铺,为吴语,谓光业曰:‘必先,必先可以相容否?’光业为辍半铺之地。其人复曰:‘必先,必先谘取一杓水。’光业为取。其人再曰:‘便干托

  • 条脱

    手镯。亦作“条达”、“跳脱”。宋吴曾《能改斋漫录》卷三:“唐《卢氏杂说:‘文宗问宰臣,条脱是何物?宰臣未对。上曰:‘《真诰》言,安妃有金条脱为臂饰,即金钏也。’余按,周处《风土记》日:‘仲夏造百索系臂

  • 雪中鸿爪

    同“鸿爪雪泥”。清陈维崧《水调歌头.题友人词并示方邺大匡》词:“万象雪中鸿爪,一过已忘情。”见“雪泥鸿爪”。清·陈维崧《水调歌头·题友人词并示方邺大匡》:“万象~,一过已忘情。”【词语雪中鸿爪】  成

  • 大风诗

    同“大风歌”。唐太宗《幸武功庆善宫》诗:“共乐还乡宴,欢比《大风》诗。”唐赵彦昭《奉和幸大荐福寺》诗:“同沾小雨润,窃仰《大风》诗。”【词语大风诗】   汉语大词典:大风诗

  • 羊羹壶餐

    《战国策.中山》:“中山君(中山武公)飨都士(指飨食给都邑之士),大夫司马子期在焉。羊羹不遍,司马子期怒而走于楚,说楚王伐中山(春秋时中原地方小国名),中山君亡(逃亡,逃走)。有二人挈戈而随其后者,中

  • 雪鸿指爪

    同“鸿爪雪泥”。明王世贞《与徐子与书》之十五:“雪鸿指爪,又未知竟落何地也。”见“雪泥鸿爪”。明·王世贞《与徐子与书》之15:“~,又未知竟落何地也。”【词语雪鸿指爪】  成语:雪鸿指爪汉语大词典:雪

  • 得之不得曰有命

    得:指获得官位。之:用同“与”。 说得着官位和得不着官位统由命运决定。原是孔子与弟子子路的对话。 后泛指一切听天由命。语出《孟子.万章上》:“孔子曰:‘有命’。孔子进以礼,退以义,得之不得曰有命。

  • 鹊迎金印

    源见“鹊石”。形容将相权臣出征。唐岑参《奉和杜相公初发京城作》:“野鹊迎金印,郊云拂画旗。”

  • 幕燕

    源见“燕巢于幕”。喻处境危险至极者。唐杜甫《对雨书怀走邀许十一簿公》诗:“震雷翻幕燕,骤雨落河鱼。”唐钱起《巨鱼纵大壑》诗:“倾危嗟幕燕,隐晦诮泥龟。”【词语幕燕】   汉语大词典:幕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