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巫山云雨”。谓神女侍寝。清尤侗《论语诗.贤贤易色》:“洗马渡江原似玉,巫娥荐枕已为云。”
源见“相濡以沫”。原指鱼在泉水干涸后用唾味互相湿润,比喻人们在困境中互相支持和帮助。鲁迅《题芥子园画谱三集赠许广平》诗:“十年携手共艰危,以沫相濡亦可哀。”偏正 濡,沾湿,润泽。用唾沫互相湿润。比喻在
好( ㄏㄠˋ hào ):爱好。 懂得它的人,不如爱好它的人,爱好它的人,不如以实行它为快乐的人。 意谓对待任何学问或业务,都要醉心于其中,才能有成就。语出《论语.雍也》:“子曰:‘知之者不如好
《论语.为政》:“五十而知天命。”后因以“知命”代称五十岁。晋潘岳《夏侯常侍诔》:“如何斯人,而有斯疾,曾未知命,中年陨卒。”唐张说《豫州刺史魏君碑》:“年近知命,位止方州。”郭沫若《沸羹集.无题》:
源见“换鹅书”。称扬书法高妙。清赵翼《题肃本淳化帖》诗:“所嫌腕弱但涂蚓,敢诩墨妙堪笼鹅。”
同“倒载归来”。习池,即习家池,又名高阳池,在襄阳 岘山南,山简常醉酒于此。宋叶梦得《临江仙.十一月二十四日同王幼安洪思诚过曾存之园亭》词:“此欢此宴固难陪。不辞同二老,倒载习池回。”
源见“燕市悲歌”。借指生离死别。唐李白《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》诗:“耻作易水别,临歧泪滂沱。”
同“剑埋丰城”。明 吾丘瑞《运甓记.辞亲赴任》:“小生席珍待聘,藏器须时,争奈尘埋,未逢鉴识,譬之剑沉丰狱,骥伏盐车。”
《汉书》卷七十五《京房传》:“元帝于是以房为魏郡太守,秩八百石,居得以考功法治郡。房自请,愿无属刺史,得除用它郡人,自第吏千石已下。”西汉元帝时,魏郡太守京房以考试成绩优、劣来任用属吏。后遂用为地方长
同“彩衣娱亲”。金王寂《洞仙歌.自为寿》词:“有荆钗举案,彩服儿嬉。随分地,且贵人生适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