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终南捷径

终南捷径

终南,即终南山,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。比喻谋取官职或名利的便捷门径。又作“终南径捷”、“南山捷径”。出自唐卢藏用之事迹。卢藏用,字子潜。幽州范阳(今北京市)人。早年曾与兄征明一起隐居终南、少室二山,并游历各处名山。长安中(701-704年)授左拾遗,神龙中(705-707年)为中书舍人。后又历吏部侍郎、黄门侍郎、修文馆学士、尚书右丞等职。玄宗即位,因阿附太平公主被流新州,又改流欢州,后为黔州长史并判都督事。史载,他隐居山中时便有意做官,做官后,隐士司马承祯曾奉旨至长安,皇帝召见毕将还山时,藏用指着终南山对他说:“这里大有好去处。”承祯则慢慢说道:“依我来看,这里不过是当官之捷径。”卢藏用听后十分惭愧。后人遂概括为“终南捷径”。

【出典】:

新唐书》卷123《卢藏用传》4375页:“司马承祯尝召至阙下,将还山,藏用指终南曰:‘此中大有嘉处。’承祯徐曰:‘以仆视之,仕宦之捷径耳。’藏用惭。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范成大《逍遥楼席上赠张邦达》:“谁怜蛮府清池句,不著南山捷径鞭。” 元·卢挚《蟾宫曲·咸阳怀古》:“见终南捷径休忙,茅宇松窗,俱可栖迟,大好徜徉。” 清·黄鷟来《和困斋喜晤原韵》:“冀北群空谁得取,终南径捷自应开。” 清·丘逢甲《寄怀菽园兼讯兰史》:“得胜名花夸大北,翻新捷径走终南。” 孙中山《三民主义演讲》:“但是大多数党员,都是以加入本党为做官的终南捷径。”


偏正 比喻谋取官职或名利等的便捷门径。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。语本《新唐书·卢藏用传》:“唐卢藏用想做官,假为隐居,住在京城长安附近的终南山,后果以高士名被召入仕。”马南邨《燕山夜话·从三到万》:“学习文化知识能不能走~呢?”△贬义。多用于描写以歪门邪道取得便捷门径方面。


【典源】 唐·刘肃《大唐新语》卷十:“卢藏用始隐于终南山中,中宗朝累居要职。有道士司马承祯者,睿宗迎至京,将还。藏用指终南山谓之曰:‘此中大有佳处,何必在远!’承祯徐答曰:‘以仆所观,乃仕宦捷径耳。’藏用有惭色。”

【今译】 唐代卢藏用考取进士后,隐居在长安附近的终南山,以期得到朝廷征用。中宗时他果然得官,累居要职,时人称之为“随驾隐士”。有道士司马承祯,睿宗曾召他入京,承祯返回时,卢藏用指着终南山对他说:“此山之中大有佳处,何必到远地去!‘承祯从容不迫地回答:“以我看来,那不过是入仕做官的捷径而已。”卢藏用听了面有愧色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假称隐逸而求仕宦的行为; 或借指谋取官职、名利的途径。

【典形】捷径走终南、南山捷径、仕羞捷径、终南、终南捷径、终南径捷。

【示例】

〔捷径走终南〕 清·丘逢甲《寄怀菽园兼讯兰史》:“得胜名花夸大北,翻新捷径走终南。”

〔南山捷径〕 宋·范成大《逍遥楼席上赠张邦达》:“谁怜蛮府清池句,不著南山捷径鞭。”

〔仕羞捷径〕 宋·陆游《夏雨叹》:“仕羞捷径耕不力,自取囊空欲谁责?”

〔终南捷径〕 元·卢挚《蟾宫曲·咸阳怀古》:“见终南捷径休忙,茅宇松窗,俱可栖迟,大好徜徉。”

〔终南径捷〕 清·黄鷟来《和困斋喜晤原韵》:“冀北群空谁得取,终南径捷自应开。”


【词语终南捷径】  成语:终南捷径汉语词典:终南捷径

猜你喜欢

  • 杨穿三叶

    源见“百步穿杨”。喻指兄弟三人相继科举及第。唐白居易《喜敏中及第偶示所怀》诗:“自知群从为儒少,岂料词场中第频。桂折一枝先许我,杨穿三叶尽惊人。”自注:“始予进士及第,行简次之,敏中又次之。”主谓 原

  • 辅嗣往

    《三国志》。《魏书.钟会传》:“会弱冠与山阳王弼并知名。弼好论儒道,词才逸辩,注《易》及《老子》,为尚书郎,年二十余卒。”三国魏人王弼,幼年聪慧,才华过人,对《周易》、《老子》均有注释,为尚书郎,惜早

  • 诘汾皇帝无妇家

    诘汾皇帝,北魏圣武帝讳诘汾。指诘汾皇帝有妇但没有岳父家的轶事。据传,圣武帝曾经率万余骑士在山泽田猎,忽然,大车小车从天而落,一美妇人被侍卫簇拥而下,说:“我是天女,受命与你结为夫妇。”帝与女同寝。第二

  • 种种发

    源见“颠毛种种”。指老人短少的头发。明高启《明月湾》诗:“莫照种种发,但照耿耿心。”

  • 冬温夏凊

    源见“晨昏定省”。谓冬天温被使暖,夏天扇席使凉。形容事亲极孝。明陈汝元《金莲记.捷报》:“膝下红颜,须代冬温夏凊;眼前白发,况兼影只形孤,怎舍庭帏,愿供菽水。”并列 比喻侍奉父母做到无微不至。语本《礼

  • 响遏行云

    《列子.汤问》:“薛谭学讴(歌唱)于秦青,未穷(学完,学尽)青之技,自谓尽之,遂辞归。秦青弗止(弗,不之;弗止,不之止,即不止之,之代薛谭),饯于郊衢(城邑外四通八达的道路旁)。抚节(抚,拍,击;抚节

  • 沟中瘠

    源见“沟壑”。指因贫穷而困厄或死于沟壑的人。宋文天祥《正气歌》:“一朝蒙雾露,分作沟中瘠。”明 王錂《春芜记.忤奸》:“他本是沟中瘠,难为席上珍。”见“沟中之瘠”。【词语沟中瘠】  成语:沟中瘠汉语大

  • 一觉南槐

    同“一枕南柯”。明郑若庸《玉玦记.诏封》:“雌雄蜀垅,一觉南槐。图王业霸,而今安在!”

  • 丝绣

    同“绣丝”。清陈维崧《金菊对芙蓉.惠山夜饮坐有姬人同园次仍用蝶庵词韵》词:“人比花娇,姓堪丝绣,问名云杜家秋。”【词语丝绣】   汉语大词典:丝绣

  • 脱舄

    源见“王乔凫舄”。为高隐逃世之典。唐独孤及《代书寄上裴六翼刘二颍》诗:“脱舄挂岭云,冏然若鸟逝。”【词语脱舄】   汉语大词典:脱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