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行束脩以上,未尝无诲
束脩:古代用作初次拜见的礼物。脩,干肉;束脩,即一束干肉,每束十条。诲:教诲。 凡自愿送来“束脩”的人,我从未拒绝对他施教。语出《论语.述而》:“子曰:‘自行束脩以上,吾未尝无诲焉。’”明.王世贞《师说下》:“其为师者曰:‘自行束脩以上,未尝无诲焉,余以糊其口于四方,何道之授未也?’”清.姜宸英《送王为民隐君南归序》:“夫子曰:‘自行束脩以上,未尝无诲’,而不往教,是乡先生之义也。”
束脩:古代用作初次拜见的礼物。脩,干肉;束脩,即一束干肉,每束十条。诲:教诲。 凡自愿送来“束脩”的人,我从未拒绝对他施教。语出《论语.述而》:“子曰:‘自行束脩以上,吾未尝无诲焉。’”明.王世贞《师说下》:“其为师者曰:‘自行束脩以上,未尝无诲焉,余以糊其口于四方,何道之授未也?’”清.姜宸英《送王为民隐君南归序》:“夫子曰:‘自行束脩以上,未尝无诲’,而不往教,是乡先生之义也。”
《三辅旧事》:“池(昆明池)中有石鲸,刻石为鲸鱼,长三丈,每至雷雨,常鸣吼,鬣尾皆动。”相传秦始皇在宫中引渭水作昆明池,池中筑土为蓬莱山、豫章台,刻石为鲸鱼,达三丈长。可见声势气魄的恢宏。唐.杜甫《秋
累( ㄌㄟˇ lěi ):堆积。 九层的高台,从一堆泥土筑起。 比喻远大事业是由点滴积累完成的。语出《老子》六四章:“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: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;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”《云笈七签》卷
源见“金屋藏娇”。指女子获宠。南朝 梁柳恽《长门怨》诗:“无复金屋念,岂照长门心。”【词语金屋】 汉语大词典:金屋
同“麟阁图形”。唐贺朝《从军行》:“行望凤京旋凯捷,重来麟阁画丹青。”
源见“王霸惭”。表示守志安贫,修持节操。清王士禛《忆山居示儿子》诗:“休惭令狐子,黾勉把锄犁。”
《礼记.檀弓下》:“晋人之觇宋者,反报於晋侯曰:‘阳门之介夫死,而子罕入而哭之哀,而人说(悦),殆不可伐也。’”晋国想伐宋,派细作去探听消息,回来报告晋侯说:“看守阳门的披甲卫士死了,大臣子罕痛哭流涕
《太平广记》卷五五《寒山子》:“寒山子者,不知其姓氏。大历中,隐居天台翠屏山。其山深邃,当暑有雪,亦名寒岩,因自号为寒山子。好为诗,每得一篇一句,辄题于树间石上,有好事者随而录之,凡三百余首,多述山林
源见“仁智居”。指遨游山水的乐趣。《太平御览》卷七三九引晋王羲之《答许询诗》:“取欢仁智乐,寄畅山水阴。”【词语仁智乐】 汉语大词典:仁智乐
源见“绕朝策”。借指惜别所赠之物。清 杨潮观《贺兰山谪仙赠带》:“须忆得系腰间,还是那天宝君王带,这便算绕朝鞭策。”
滋:愈加。章:同“彰”,严明。 法令规定再严明,盗贼还是接连出现。 表示消灭盗贼,不能单靠严刑峻法。语出《史记.酷吏列传.序》:“老氏称‘上德不德,是以有德,下德不失德,是以无德。法令滋章,盗贼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