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裂冠毁冕

裂冠毁冕

左传.昭公九年》:“王使詹桓伯辞于晋曰:‘我在伯父,(天子称同姓诸侯,诸侯称同姓大臣,均可称伯父)犹衣服之有冠冕,木水之有本源,民人之有谋主也,伯父若裂冠毁冕、拔本塞原、专弃谋主,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?’”

周王派大夫詹桓伯到晋国责难说:“朕的领土对于伯父而言,就像衣服有帽子,树木有根源,人民有谋主,假如伯父毁掉帽子,拔掉根源,放弃谋主,就连戎狄也不会把我这个天子看在眼中吧!”后以“裂冠毁冕”“拔本塞原”指忘其根本,又喻不支持朝廷。

后汉书.逸民列传》:“汉室中微,王莽篡位,士之蕴藉义愤甚矣。是时裂冠毁冕,相携持而去之者,盖不可胜数。”


并列 毁坏帽子。语出《左传·昭公九年》:“我在伯父,犹衣服之有冠冕,木水之有本原,民人之有谋主也,伯父若裂冠毁冕,拔本塞原,专弃谋主,虽戎狄,其何有余一人?”比喻臣下背弃君王。《南齐书·高帝纪》:“桂阳负众,轻问九鼎,~。”也比喻坚决不做官。《后汉书·逸民传序》:“汉室中微,王莽篡位,士之蕴藉义愤甚矣。是时~,相携持而去之者,盖不可胜数。”又比喻背离民族文化传统。《宋史·胡铨传》:“陛下一屈膝……天下士大夫皆当~,变为胡服。”△多用于写旧时官场。


【词语裂冠毁冕】  成语:裂冠毁冕汉语词典:裂冠毁冕

猜你喜欢

  • 同舟元礼

    同“同舟仙侣”。清毛奇龄《送姜二承烈之都门》诗:“春风吹开杨柳枝,同舟元礼神仙姿。”

  • 慧业文人

    《宋书.谢灵运传》:“太守孟?事佛精恳,而为灵运所轻,尝谓?曰:‘得道应须慧业文人,生天当在灵运前,成佛必在灵运后。’?深恨此言。”后以“慧业文人”指有文学天才并与文字结有深缘的人。清张岱《〈陶庵梦忆

  • 潘崇谋

    《左传.文公元年》:“初,楚子将以商臣为太子,……既又欲立王子聀,而黜太子商臣。商臣闻之而未察,告其师潘崇。……潘崇曰:‘能事诸乎?’曰:‘不能。’‘能行乎?’曰:‘不能。’‘能行大事乎?’曰:‘能。

  • 以玉抵乌

    同“以玉抵鹊”。北齐刘昼《新论.辩施》:“昆山之下,以玉抵乌;彭蠡之滨,以鱼食犬,而人不爱者,非性轻财,所丰故也。”见“以玉抵鹊”。北齐·刘昼《新论·辩施》:“昆山之下,~;彭蠡之滨,以鱼食犬,而人不

  • 思过半矣

    对问题的理解超过了一半。 意谓已经弄懂了大部分道理。语出《易.系辞下》:“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。”孔颖达疏:“言聪明知达之士,观此卦下彖辞,则能思虑有益以过半矣。”三国.魏.嵇康《声无哀乐论》:“

  • 丝竹中年

    同“丝竹东山”。清 丘逢甲《寄怀维卿师桂林》诗之四:“谢公高卧应难稳,丝竹中年带泪听。”【词语丝竹中年】  成语:丝竹中年汉语大词典:丝竹中年

  • 坐而论道,谓之三公

    三公:古代中央最高三种官衔的合称。 旧指大臣陪侍帝王论政议事。 也形容大臣坐着议论政事。语出《周礼.考工记》:“坐而论道,谓之王公。”后多引作〔坐而论道,谓之三公〕。晋.葛洪《抱朴子.明本》:“坐

  • 头风檄

    源见“檄医头疾”。指精辟动人的好文章。清钱谦益《奉赠太傅崇明侯弢武杜公诗》之二:“挥毫烂熳头风檄,击缶苍茫耳热歌。”

  • 女为悦己者容

    见〔士为知己者死,女为悦己者容〕。

  • 十里珠帘

    旧题晋.葛洪《西京杂记》卷二:“昭阳殿织珠为帘,风至则鸣,如珩珮之声。”晋代王嘉《拾遗记》卷九:“石虎于太极殿前起楼,高四十丈,结珠为帘,垂五色玉珮,风至铿锵,和鸣清雅。”唐代杜牧《赠别》:“娉娉袅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