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西施倾吴

西施倾吴

源见“西施”。指君主惑于女色,荒废朝政,国败身亡。唐罗隐《西施》诗:“西施若解倾吴国,越国亡来又是谁?”


【典源】《吴越春秋》卷九:“越王谓大夫种曰:‘孤闻吴王淫而好色,惑乱沉湎,不领政事,因此而谋可乎?’种曰:‘可破。夫吴王淫而好色,宰嚭(pi)佞以曳心,往献美女,其必受之,惟王选择美女二人而进之。’越王曰:‘善。’乃使相者国中,得苎梦山鬻薪之女曰西施、郑旦,饰以罗穀,教以容步,习于土城,临于都巷,三年学成而献于吴。乃使相国范蠡进曰:‘越王勾践窃有二遗女、越国洿(wu) 下困迫,不敢稽留,谨使臣蠡献之,大王不以鄙陋寝容,愿纳以供箕帚之用。’吴王大悦,曰:‘越贡二女,乃勾践之尽忠于吴之证也。’子胥谏曰:‘……’吴王不听,遂受其女。”汉·扬雄《方言》:“吴有馆娃之宫。”宋·范成大 《吴郡志》:“响屟(xie) 廊在灵岩山寺。相传吴王令西施辈步屟,廊虚而响,故名。”唐·陆广微《吴地记》:“香山,吴王遣美人采香于山,因以为名,故有采香径。”

【今译】 春秋时越国被吴国打败,越王勾践忍辱求和,谋划复仇之计,他对大夫文种说:“我听说吴王好色,整日昏乱,不理政事,可以从这下手吗?”文种说:“可以。吴王好色,太宰嚭又是个奸臣,大王可选二名美女进献。”于是勾践在国中苎梦山选到西施、郑旦,给她们穿上华美的衣裳,教给她们各种礼仪,三年学成而献给吴王。越相范蠡对吴王说:“越国有这二名女子,我王勾践因为本国国小地微,不敢留她们,而派我敬奉给大王。希望大王不嫌丑陋,留下做侍妾。”吴王夫差大喜,说:“越国进贡美女,这是勾践效忠我的证明嘛。”虽有伍子胥进谏,但吴王不听,将二女留下,对她们非常宠爱,修造了馆娃宫,让西施住,又在响屟廊、采香径等处与她们日夜游乐,荒废国事,终于为勾践所败,吴王夫差自杀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君主惑于女色,导致国破身亡; 或用以抒发朝代兴亡的怀古之情。

【典形】 采香径、馆娃、馆娃宫、浣纱人、浣纱神女、名娃金屋、娃宫、吴宫妃、西施、西施倾吴、西子、香径、响屟廊、屟廊、选浣纱、回廊响屟、响屟长廊、屟响廊、馆娃歌舞、响屟、浣纱石、廊屐音寂、苎梦人。

【示例】

〔采香径〕 唐·李商隐《杏花》:“吴王采香径,失路入烟村。”

〔馆娃〕 元·张翥《多丽·西湖泛舟夕归》:“馆娃归,吴台游鹿; 铜仙去,汉苑飘萤。”

〔馆娃宫〕 唐·白居易《送苏州李使君》:“馆娃宫深春日长,乌鹊桥高秋夜凉。”

〔浣纱人〕 宋·潘牥《羽仙歌》:“自浣纱人去后,落日平芜,行云断,几见花开花谢。”

〔浣纱神女〕 唐·鱼玄机《浣纱庙》:“吴越相谋计策多,浣纱神女已相和。”

〔名娃金屋〕 宋·吴文英《八声甘州》:“幻苍崖云树,名娃金屋,残霸宫城。”

〔娃宫〕 唐·皮日休《馆娃宫怀古》之三:“半夜娃宫作战场,血腥犹杂宴时香。”

〔吴宫妃〕 唐·王维《西施咏》:“艳色天下重,西施宁久微。朝为越溪女,暮作吴宫妃。”

〔西施〕 南朝梁· 江淹 《水上神女赋》:“笑李后于汉主,耻西施于越王。”〔西施倾吴〕 唐·罗隐《西施》:“西施若解倾吴国,越国亡来又是谁?”

〔香径〕 清·吴伟业《圆圆曲》:“香径尘生乌自啼,屟廊人去苔空绿。”

〔响屟廊〕 唐·皮日休《馆娃宫怀古》之五:“响屟廊中金玉步,采苹山上绮罗身。”

〔屟廊〕 明·刘崧《姑苏曲》:“鸳鸯飞去屟廊空,犹唱吴宫旧时曲。”

〔选浣纱〕 宋·刘筠《再赋士言》:“欲选浣纱倾敌国,越王更起近江楼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陈宝

    源见“陈宝雄”。借指帝业。清王士禛《怀古诗三篇》之一:“七雄既龙斗,陈宝归嬴秦。”【词语陈宝】   汉语大词典:陈宝

  • 仲蔚蒿

    晋.皇甫谧《高士传》卷中《张仲蔚》:“张仲蔚者,平陵人也,与同郡魏景卿俱修道德,隐身不仕。明天官博物,善属文,好诗赋,常居素穷,所处蓬蒿没人,闭门养性,不治荣名,时人莫识,惟刘、龚知之。”此事又见《三

  • 嗟来食

    同“嗟来之食”。清 陈睿思《赠张永夫》诗:“途穷猒见俗眼白,饿死不食嗟来食。”【词语嗟来食】   汉语大词典:嗟来食

  • 子敬人琴

    同“子敬琴亡”。清蒲松龄《征挽毕载绩先生诗序启》:“子敬人琴,瘗北邙之青土;雍门狐鬼,依东郭之白杨。”

  • 蘧玉行年

    源见“蘧瑗知非”。指六十岁。宋周紫芝《水调歌头.十月六日于仆为始生之日戏作此词为林下一笑》:“白发三千丈,双鬓不胜垂……蘧玉行年过了,未必如今俱是,五十九年非。”

  • 猪肝累主人

    同“猪肝多累”。唐独孤及《酬常郿县见赠》:“谓乘凫舄朝天子,却愧猪肝累主人。”

  • 头触屏风

    《汉书.陈万年传》:“陈万年,字幼公,沛郡相人也。子咸字子康,年十八,以万年任为郎。有异材,抗直,数言事,刺议近臣,书数十上,迁为左曹。万年尝病,召咸教戒於床下,语至夜半,咸睡,头触屏风、万年大怒。”

  • 閟烛

    《史记.秦始皇本纪》载:秦始皇死后,葬郦山,其墓中“以人鱼膏为烛,度不灭者久之”。张守节正义:“今帝王用漆灯冢中,则火不灭。”后遂以“閟烛”指藏于墓室中的烛火。明徐渭《铜雀妓》诗:“重泉锁玉燕,閟烛绕

  • 东西南北人

    《礼记》卷二《檀弓上》:“孔子既得合葬於防,曰:‘吾闻之,古也墓而不坟。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,不可以弗识也。於是封之崇四尺。’”孔子将母亲的灵柩合葬在防地的先考墓中。然后说:“我宦游四方,是个东西南北

  • 柳营

    同“细柳营”。唐卢纶《送从叔程归西川幕》诗:“群鹤栖莲府,诸戎拜柳营。”【词语柳营】   汉语大词典:柳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