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覆车之鉴

覆车之鉴

三国志.蜀书.后主传》注引王隐《蜀记》:“隗嚣凭陇而亡,公孙述据蜀而灭,此皆前世覆车之鉴。”

鉴,镜子,引申为教训。后以“覆车之鉴”比喻失败的教训。亦作“覆车之戒”。

北齐.魏收《魏书.阳尼传》:“覆车之鉴,近可信矣。”

晋书.庾纯传》:“纯以凡才,备位卿尹,不惟谦敬之节,不忌覆车之戒,陵上无礼,悖言自口,宜加显黜,以肃朝伦。”


偏正 翻车的教训。以前人的失败为鉴戒。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前车覆,后车诫。”《魏书·阳尼传》:“~,近可信矣。”△多用于吸取教训方面。→前车可鉴前事之鉴 ↔重蹈覆辙。 也作“覆车之戒”、“覆车之辙”。


【词语覆车之鉴】  成语:覆车之鉴汉语词典:覆车之鉴

猜你喜欢

  • 殚精竭思

    殚:竭尽。思:心思。竭尽心力思考谋划。形容用尽了精力。清.刘开《与阮芸台宫保论文书》:“有志于文章者,将殚精竭思于此乎?”章炳麟《弭兵难》:“人人殚精竭思而无所进。”也作 ① 【殚精竭虑】。梁启超《新

  • 凡人不可貌相,海水不可斗量

    凡人:平常人,一般人。貌相:从人的外貌上去判断、辨识。 辨识一个人,不能光看外貌;人的内在涵蕴很深,就像海水那样不可能用升斗去测量。语出元.无名氏《小尉迟》二折:“老将军,古语有云:‘凡人不可貌相,

  • 一上青山便化身

    源见“望夫石”。形容妇人的坚贞。唐吴曾《望夫山》诗:“一上青山便化身,不知何代怨离人。”【词语一上青山便化身】   汉语大词典:一上青山便化身

  • 前无古人,后无来者

    唐 孟启《本事诗.嘲戏》:“宋武帝尝吟谢庄《月赋》,称叹良久,谓颜延之曰:‘希逸此作,可谓前不见古人,后不见来者’。”后以“前无古人,后无来者”谓空前绝后。前所无有,后所难及。宋 陈应行《于湖先生雅词

  • 前功皆弃

    见“前功尽弃”。《新唐书·李德裕传》:“观者曰:‘不如少息,若弓拨矢钩,~。’”【词语前功皆弃】  成语:前功皆弃汉语大词典:前功皆弃

  • 马龙车水

    犹车水马龙。清 捧花生《画舫馀谭》:“马龙车水,过者如云。”《孽海花》第一回:“马龙车水,酒地花天,好一派升平景象!”陈去病《论戏剧之有益》:“檀板金樽,豪情如昨,贵池、阳羡、梁园、宣城之伦,朅来马龙

  • 柏梁赋诗

    见“柏梁高宴”。

  • 漫叟

    源见“漫郎”。又唐元结《漫歌八曲》序:“壬寅中,漫叟得免职事,漫家樊上,修耕钓以自资,作《漫歌八曲》。”后因以“漫叟”称元结,亦指放纵无拘束的老人。清钱谦益《瞿五丈星卿挽词》之二:“宦况萧闲如漫叟,家

  • 蜗庐

    同“蜗牛庐”。唐钱起《玉山东溪题李叟屋壁》诗:“野老采薇暇,蜗庐招客幽。”【词语蜗庐】   汉语大词典:蜗庐

  • 斅鸣鸡

    源见“鸡鸣狗盗”。指卑微的小技。唐韩偓《故都》诗:“掩鼻计成终不觉,冯谖无路斅鸣鸡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