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言过其实

言过其实

形容言语、见解因为夸大而与实际情况不符。马谡(190-228年),字幼常,襄阳宜城(今湖北宜城南)人。三国蜀汉著名谋士,马良之弟。跟随刘备入蜀,任越巂太守。才器过人,喜好议论军计。深得诸葛亮器重。但刘备觉得他华而不实,临终时对诸葛亮说:“马谡说话虚妄夸大,不可重用啊!”诸葛亮不以为然,任命马谡为参军,每次引见他,总是谈论整天。后主建兴六年(228年),诸葛亮兵出祁山伐魏,以马谡为先锋,和魏将张郃战于街亭(今甘肃庄浪东南),马谡刚愎自用,被张郃打败,士卒离散。诸葛亮被迫退兵。马谡下狱,后死于狱中。为此,诸葛亮十分痛心,大哭不止。

【出典】:

三国志·蜀书》《马谡传》卷39第983页:“(谡)才器过人,好论军记,丞相诸葛亮深加器异。先主临薨谓亮回:‘马谡言过其实,不可大用,君其察之!’亮犹谓不然,以谡为参军。”

【例句】:

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4回:“且住,说书的这话有些言过其实。” 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7回:“你以为我言过其实,我不能不将他们那旗人的历史对你讲明,你好知道我不是言过其实。”


主谓 指言语浮夸,超过实际情况。语本《管子·心术上》:“物固有形,形固有名。此言不得过实,实不得延名。”《三国志·蜀书·马谡传》:“先主临薨谓亮曰:‘马谡~,不可大用,君其察之。’”陆文夫《美食家》:“如果真有可取的话也可学点技术,如果~的话也可把朱自冶揶揄一顿,煞煞他的锐气!”△贬义。多用于言谈交际方面。→夸大其词 ↔言之凿凿 言必有中


【词语言过其实】  成语:言过其实汉语词典:言过其实

猜你喜欢

  • 聊复尔尔

    同“聊复尔耳”。《儿女英雄传》三九回:“老爷觉得只要有了他那寿酒寿文二色,其余也不过未能免俗,聊复尔尔而已。”见“聊复尔耳”。《歧路灯》95回:“本日演戏佐酒,原是未能免俗,~之意。”【词语聊复尔尔】

  • 风姨

    源见“封姨”。又《北堂书钞》卷一四四引《太公金匮》:“风伯名姨。”因以指风。宋刘克庄《送雷宜叔右司追录》诗:“东皇太乙方行令,寄语风姨且霁威。”元张可久《水仙子.春晚》曲:“日高初睡起,扫残红怨煞风姨

  • 成竹

    同“成竹在胸”。清郑燮《题画.竹》:“然有成竹无成竹,其实只是一个道理。”【词语成竹】   汉语大词典:成竹

  • 玉女窗

    《文选》卷十一东汉.王文考(延寿)《鲁灵光殿赋》:“神仙岳岳于楝间,玉女窥窗而下视。”北周.庾信《庾子山集》卷二《哀江南赋》:“西瞻博望,北临玄圃。月榭风台,池平树古。倚弓于玉女窗扉,系马于凤凰楼柱。

  • 身后名

    《世说新语.任诞》:“张季鹰(名翰,吴郡人,仕齐王司马跧为东曹掾,任性自适,无求当世,时人贵其旷达)纵任不拘,时人号为‘江东步兵’,或谓之曰:‘卿乃可纵适一时,不为身后名邪?’答曰:‘使我有身后名,不

  • 思鲈

    同“思鲈莼”。唐唐彦谦《蟹》诗:“西风张翰苦思鲈,如斯丰味能知否?”宋陆游《枕上作》诗:“采若未能浮楚泽,思鲈犹欲钓吴松。”【词语思鲈】   汉语大词典:思鲈

  • 遥山眉

    同“远山眉”。宋吴文英《声声慢.饯魏绣使泊吴江为友人赋》词:“泪雨横波,遥山眉上新愁。”

  • 登韩坛

    同“登坛拜将”。宋王禹偁《射弩》诗:“不如执戈士,意气登韩坛。”

  • 悲丝染

    源见“墨子悲染丝”。慨叹受世俗影响难以自拔。清 丘逢甲《孟徵以粤秀山无咎室诗见示次韵》之二:“百年人事悲丝染,四海风尘把剑看。”【词语悲丝染】   汉语大词典:悲丝染

  • 鹤背扬州

    源见“骑鹤上扬州”。比喻利欲之心。元 王德信《集贤宾.退隐》套曲:“无愿何求,笑时人鹤背扬州。”并列 比喻名利欲望极大。语本南朝梁·殷芸《小说》6卷:“有客相从,各言所志:或愿为扬州刺史,或愿多赀财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