谢公高卧
源见“东山再起”。谓安然隐居。清 丘逢甲《寄怀维卿师桂林》诗之四:“谢公高卧应难稳,丝竹中年带泪听。”
源见“东山再起”。谓安然隐居。清 丘逢甲《寄怀维卿师桂林》诗之四:“谢公高卧应难稳,丝竹中年带泪听。”
《孟子.尽心下》:“公孙丑问曰:‘脍炙与羊枣孰美?’孟子曰:‘脍炙哉!’”脍炙,原指切细的肉和烤熟的肉,亦泛指佳肴。汉枚乘《七发》:“羞炰脍炙,以御宾客。”后亦比喻美好的诗文或事物为人称赞。宋司马光《
同“高鹏低鷃”。清钱谦益《长筵歌为篯后人称寿》:“人生但解逍遥意,大鹏尺鷃何曾异。”
《礼记.王制》:“关讥而不征。”《孟子.梁惠王下》:“关市讥而不征。”后以“讥关”谓在关市负责稽查和征税。明谢肇淛《五杂俎.事部三》:“吾辈受讥关之任者,宽一分则受一分之赐,奈何必以茧丝为能,而务朘民
同“兰亭会”。唐王勃《滕王阁序》:“胜地不常,盛筵难再,兰亭已矣,梓泽丘墟。”亦指《兰亭帖》。唐李商隐《寄在朝郑曹独孤李四同年》诗:“不因醉本《兰亭》在,兼忘当年旧永和。”宋陆游《太平时》词:“临罢《
《左传.闵公二年》:“晋侯使大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(北狄一支系,在今山西垣曲一带。)……大子帅师,公衣之偏衣(偏衣,以背缝中分,左右异色,故曰偏,半同公服色),佩之金玦(金玦,青铜做成像玉玦之佩饰,起兵
同“高鹏低鷃”。宋李清照《投翰林学士綦崈礼启》:“高鹏尺鷃,本异升沉,火鼠冰蚕,难同嗜好。”
《老子》:“唯之与阿,相去几何。”唯、阿皆应诺声。后因以“唯阿”喻差别极小。《宋书.蔡兴宗传》:“率卫相去,唯阿之间。”唐刘禹锡《送鸿举师游江西诗引》:“视予之仕,昔与今乃唯阿之差耳。”【词语唯阿】
东汉时洛阳为杀人者请托、开脱的一种非法集团。汉代王符《潜夫论.述赦》:“洛阳至有主谐合杀人者,谓之会任之家。受人十万,谢客数千。又重馈部吏,吏兴通奸,利入深重,幡党盘牙,请至贵戚宠臣,说听于上,谒行于
《新唐书.艺文志一》:“贞观中,魏徵、虞世南、颜师古继为秘书监,请购天下书,选五品以上子孙工书者为书手,缮写藏于内库,以宫人掌之。”后因以“宫掌”称图书收藏者。清孔尚任《同人分咏古书》:“鲁国坏壁金丝
古代宫室结构,前为堂(犹今客厅)后为室(犹今卧室)。登堂比喻刚刚入门,入室比喻更高境界。后比喻学艺所达到的境地,有程度深浅的差别。又喻指造诣精绝,深得师传之妙谛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引扬雄的话说:“诗人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