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作“弗与共戴天”,意谓不同仇敌在一个天底下生活,表示仇恨极深,誓不两立。古人认为,与有杀父之仇的人,应当誓不两立,不在一个天底下生活;与有杀兄屠弟之仇的人,应当携带武器,随时准备械斗;与自己朋友有仇
参见:季伦园
同“臂悬金斗”。宋方岳《满江红.九日冶城楼》词:“故国山围青玉案,何人印佩黄金斗?”
《后汉书.舆服志上》刘昭注:“《世本》云:‘奚仲始作车。’《古史考》曰:‘黄帝作车,引重致远。其后少昊时驾牛,禹时奚仲驾马。’臣昭案:服牛乘马,以利天下。其所起远矣,岂奚仲为始?《世本》之误,《史考》
礼法不施于普通老百姓,刑罚不加于大夫以上贵族。 我国古代大夫以上贵族所享有的特权之一。语出《礼记.曲礼上》:“礼不下庶人,刑不上大夫。”《汉书.贾谊传》:“古者礼不及庶人,刑不至大夫,所以厉宠臣之节
犹言人生一辈子。语出《史记.留侯世家》:“吕后德留侯,乃强食之曰:‘人生一世间,如白驹过隙,何至自苦如此乎?’”三国.魏.徐干《室思诗》:“人生一世间,忽若暮春草。”唐.韩愈《送李翱》:“人生一世间,
源见“饭颗山”。讥人作诗拘谨辛苦。金元好问《天涯山》诗:“诗狂他日笑遗山,饭颗不妨嘲杜甫。”【典源】《旧唐书·杜甫传》:“天宝末诗人,(杜) 甫与李白齐名,而白自负文格放达,讥甫龌龊,而有饭颗山之嘲诮
《韩诗外传》卷七第二章:“使者曰:‘调则可记其柱。’王曰:‘不可。天有燥湿,弦有缓急,柱有推移,不可记也。’使者曰:‘臣请借此以喻。楚之去赵也千有馀里,亦有吉凶之变。凶则吊之,吉则贺之,犹柱之有推移,
《左传.哀公十二年》:“国狗之瘈(音zhì,狗发狂),无不噬也。”孔颖达疏:“国狗犹家狗,言家畜狂狗,必啮人也。”国狗之瘈,谓国中养的狗发了疯,比喻妒害贤能的权贵幸臣。清.和邦额《夜谭随录.崔秀才》:
源见“东陵瓜”。泛指退官归隐田园的人。金元好问《赠史子桓寻亲之行》诗:“瓜田故侯贫且病,爱莫助之徒自伤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