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连璧

连璧

庄子.列御寇》:“庄子将死,弟子欲厚葬之。庄子曰:‘吾以天地为棺椁,以日月为连璧,星辰为珠玑。万物为赍送,吾葬具岂不备邪!’”

“连璧”又称“双璧”,“两璧相连”,常用以比喻并美的两人或两物。

晋书.夏侯湛传》:“湛美容观,与潘岳友善,每行止,同舆接茵,京师谓之连璧。”此指才貌并美的二友。


【典源】《世说新语·容止》:“潘安仁、夏侯湛并有美容,喜同行,时人谓之连璧。”南朝齐·臧荣绪《晋书》:“ (夏侯) 湛美容观,才章富盛,早有名誉。与潘安仁友善,每行止,同舆接茵,京师谓之连璧。”《晋书·夏侯湛列传》亦载。又《北史·韦孝宽传》:“时独孤信为新野郡守,同隶荆州,与孝宽情好款密,政术俱美,荆部吏人号为连璧。”

【今译】晋代潘岳 (字安仁) 与夏侯湛皆富文才,姿容并美。二人亲密友善,每当外出,总是乘车同行。当时人们称美他们为连璧。又北周时独孤信与韦叔裕 (字孝宽) 交谊深厚,治绩俱佳,亦被人称为连璧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称誉两件同样美好的事物或两位同样出色的人。

【典形】 连璧、联璧、潘夏、全璧散、双璧、双连珠、同舆、湛岳、连手望安仁、白璧为谁连。

【示例】

〔连璧〕 唐·柳宗元《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》:“慕友惭连璧,言姻喜附葭。”

〔联璧〕唐·杜甫《刘九法曹郑瑕丘石门宴集》:“能吏逢联璧,华筵直一金。”

〔潘夏〕 南朝陈·陈暄《洛阳道》:“欲知双璧价,潘夏正连茵。”

〔全璧散〕 唐·李商隐《灵仙阁晚眺寄郓州韦评事》:“潘游全璧散,郭去半舟闲。”

〔双璧〕 明·陈子龙《送子服之维扬兼讯子退》:“徘徊慎行旅,咫尺联双璧。”

〔双连珠〕 南朝齐·陆厥《齐歌行》:“同载双连珠,合席悬河注。”

〔同舆〕 宋·苏轼《答任师中家汉公》:“赖我同年友,相欢出同舆。”

〔湛岳〕 宋·苏轼《书韩干二马》:“赭白紫骝俱绝世,马中湛岳有妍姿。”


【词语连璧】   汉语词典:连璧

猜你喜欢

  • 目睫

    同“目不见睫”。《后汉书.班彪传论》:“固伤迁博物洽闻,不能以智免极刑,然亦身陷大戮,智及之而不能守之。呜呼,古人之所以致论于目睫也!”明胡应麟《少室山房笔丛.华阳博议下》:“洪素以博洽自居,其推服子

  • 言笑晏晏

    《诗经.卫风.氓》:“总角之宴,言笑晏晏,信誓旦旦。”后因以“言笑晏晏”用为形容神态和颜悦色的典故。唐.任蕃《从梦游录.独孤遐叔》:“复有公子女郎共十数辈,青衣黄头亦十数人,步月徐来,言笑晏晏。”主谓

  • 三年有成

    《论语.子路》:“子曰:‘苟有用我者,期月而已可也。三年有成。’”孔子曾经说:如果有国君想使用我治理天下,那么三年之内就可以见到效果了。后因以为施展雄才之典。宋.陈师道《丞相温公挽词三首》其二:“百姓

  • 丰狱气

    源见“丰城剑气”。比喻高士的浩然正气。清程先贞《哭沈无谋十四韵》:“燕台名独重,丰狱气犹存。”

  • 坐啸成瑨

    《后汉书.党锢传序》:“后汝南太守宗资任功曹范滂,南阳太守成瑨亦委功曹岑晊,二郡又为谣曰:‘汝南太守范孟博,南阳宗资主画诺。南阳太守岑公孝,弘农成瑨但坐啸。’”东汉晚期,党锢之风极盛,南阳太守成瑨把政

  • 齚指

    《史记.张耳陈馀列传》载:汉高祖过赵,赵王 敖事之甚恭,而高祖无礼。群下怒欲杀之。敖啮其指出血,不肯杀高祖。后以“齚指”指表示至诚,誓不背叛。齚,啮。明杨慎《资江渡归续少岷句》诗:“赤日红尘汗如洗,炙

  • 衒鬻

    同“衒玉自售”。宋 王闢之《渑水燕谈录.名臣》:“祥符中,王沂公奉使契丹,馆伴耶律祥颇肆谈辨,深自衒鬻,且矜新赐铁券。”【词语衒鬻】   汉语大词典:衒鬻

  • 胥目

    源见“伍胥抉目”。指伍子胥死后被悬于东门之目。表示忠臣含冤被害而忠心不渝。汪文溥《感时一首仍叠南湖放鹤亭韵》:“去越范蠡先日泛,沼吴 胥目异时看。”

  • 快牛破车

    《晋书.石季龙载记》:“石季龙,勒之从子也。……年六七岁,有善相者曰:‘此儿貌奇有壮骨,贵不可言。’永兴中(此应指晋惠帝年号为公元304-306),与勒相失。后刘琨(西晋将领,曾长期坚守晋阳,与刘聪,

  • 识荆

    《李太白文集》二六《与韩荆州书》:“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:‘生不用封万户侯,但愿一识韩荆州。’何令人之景慕,一至于此耶。”唐朝时候,韩朝宗为荆州长史,喜欢奖掖提拔后进之士,受到时人的仰慕。李白希望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