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钱镠射潮

钱镠射潮

源见“射潮”。表示战胜自然的英勇气概。王德钟《题许盥孚西泠访古图》诗:“须臾吸尽江水,可得三千钱镠射潮矢。”


【典源】 宋·苏轼《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》诗自注:“吴越王尝以弓弩射潮头,与海神战,自尔水不近城。”《吴越备史·武肃王》:“ (开平) 四年,……八月始筑捍海塘,王因江涛冲激,命强弩以射潮头,遂定其基。”《十国春秋·武肃王世家下》引《昭勋录》云:“王筑捍海塘,怒潮急湍,版筑不就。乃采山阳之竹,法矢人造为箭三千只,羽以鸿鹭之羽,饰以丹朱,炼刚火之铁为镞,命强弩五百人以射涛头。人用六只,每潮一至,射以一只,射及五只,潮乃退,东趋西陵。”

【今译】 五代时吴越王钱镠(liu)(谥武肃) 作捍海塘,因为江涛冲激,无法筑成。于是钱镠打造三千大箭,命水犀军以五百强弩迎射潮头,迫使潮水后退,不再近城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人气概勇武;或用以咏吴越风物、江潮等。

【典形】 长堤万弩、弩注钱塘、千弩射、钱王羽箭、三千强弩、射潮、射潮弩、水犀弩、犀军放弩、犀弩三千、强弩千雕翎、射潮水、强弩射无吴、射钱塘、潮头万弩、钱王万弩、弩壮射潮、万弩横江、强弩射潮、强弩千。

【示例】

〔长堤万弩〕 金·王渥《水龙吟·从商帅国器猎》:“快长堤万弩,平冈千骑,波涛卷,鱼龙夜。”

〔弩注钱塘〕 明 · 张煌言《追往》:“椎飞博浪沙先起,弩注钱塘潮亦停。”

〔千弩射〕 宋·苏轼《与叶淳老等同相视新河》:“君不见元帅府前罗万戟,涛头未顺千弩射。”

〔钱王羽箭〕 清·吴伟业《沁园春·观潮》:“伍相鸱夷,钱王羽箭,怒气强于十万兵。”

〔三千强弩〕 明·徐渭《八月十五映江楼观潮》:“传道吴王度越时,三千强·弩射潮低。”

〔射潮〕 清·钱谦益《西湖杂感》之四:“垂乳尚传天目谶,射潮犹望水犀军。”

〔射潮弩〕 清·潘耒《韩蕲王墓碑歌》:“麾日之戈射潮弩,半壁江山留宋土。”

〔水犀弩〕 清·黄景仁《观潮行》:“答言三千水犀弩,至今犹敢撄其锋。”

〔犀军放弩〕 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》:“铁马嘶风先突塞,犀军放弩早惊潮。”

〔犀弩三千〕 明·高启《唐昭宗赐钱武肃王铁券歌》:“罗平恶鸟啼初起,犀弩三千射潮水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一饮一啄

    《庄子.养生主》:“泽雉十步一啄,百步一饮,不蕲畜乎樊中。”成玄英疏:“饮啄自在,放旷逍遥,岂欲入樊笼而求服养?譬养生之人萧然嘉遁,唯适情于林籁,岂企羡于荣华?”谓鸟类饮食随心。后亦泛指人的饮食。《景

  • 曼倩三偷蟠实

    源见“方朔偷桃”。谓神境仙情。宋葛长庚《瑶台月》词:“羡博望、两泛仙槎,与曼倩、三偷蟠实。”

  • 结王生袜

    同“结袜”。明周履靖《秋日园居拟次皮陆临顿里倡和》之七:“谁结王生袜,羞弹贡氏冠。”

  • 黄绵袄子

    宋.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丙编卷一:“壬寅正月,雨雪连旬,忽尔开霁,闻里翁媪相呼贺曰:‘黄绵袄子出矣!’因作歌以纪之。”“黄绵袄子”指冬天的太阳。《鹤林玉露》丙编卷一《黄绵袄》乃更为补作一绝句:“范叔绨袍

  • 画荻和丸

    同“画荻丸熊”。郭沫若《虎符》附录《写作缘起》:“像信陵君那样的人应该是有一位好的母亲的人……但要写母爱,在儿女小的时候容易表现,如推干就湿、画荻和丸之类,都是儿女小时的事。”见“画荻丸熊”。郭沫若《

  • 监河

    同“监河侯”。清 朱奕恂《秋日杂感》诗:“监河赊许供江水,营室虚偿贷聘钱。”【词语监河】   汉语大词典:监河

  • 青云士

    源见“青云自致”。又《史记.伯夷列传》:“闾巷之人,欲砥行立名者,非附青云之士,恶能施于后世哉?”指位高名显之人。唐李咸用《哭所知》诗:“朝作青云士,暮作玄夜人。”【词语青云士】   汉语大词典:青云

  • 静如处子

    见“静如处女,动如脱兔”。续范亭《赠毛主席》:“领袖群伦不自高,~动英豪。”

  • 化枳

    源见“橘化为枳”。喻指改变了习性。清唐孙华《酩茗》诗:“久客惯北餐,如橘渐化枳。”

  • 祢衡挝

    源见“渔阳掺挝”。借指激昂慷慨之士的擂鼓抒愤。唐张祜《题僧壁》诗:“棋因王粲覆,鼓是祢衡挝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