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锦书封泪

锦书封泪

曾慥类说》卷二十九引《丽情集》:“灼灼,锦城官妓也。善舞《柘枝》,能歌《水调》。相府筵中与河东人坐,神通自授,如故相识。自此不复面矣,灼灼以软绡多聚红泪密封寄河东人。”后以“锦书封泪”为女子寄书表达相思情意的典故。金元好问《满江红》词:“绣被留欢香未减,锦书封泪红犹湿。”


【典源】 宋·曾慥《类说》卷二十九引《丽情集》:“灼灼,锦城官妓也。善舞柘枝,能歌水调。相府筵中与河东人坐,神通自授,如故相识。自此不复面矣。灼灼以软绡多聚红泪密寄河东人。”

【今译】 灼灼为锦城官妓,能歌善舞。一次在相府筵中与河东人 (一说为裴质) 相遇,二人钟情,但从此未再见面。灼灼每每用软绢裹红泪,托人寄给他,表达自己的思念情意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表现女子洒泪寄书,表达情意。

【典形】 封泪、红绡粉泪、缄红泪、锦书封泪、泪裹红绡、湿红恨墨、怨红销帕,软绡三尺泪、翠绡封泪、锦书红泪、泪珠远寄、红泪亲折、红泪罗巾。

【示例】

〔封泪〕 宋·贺铸《吴音子·拥鼻吟》:“拥鼻微吟,断肠新句,粉碧罗笺,封泪寄与。”

〔红绡粉泪〕 宋·秦观《调笑令·灼灼》:“红绡粉泪知何限,万古空传遗怨。”

〔缄红泪〕 清·龚自珍《己亥杂诗》之二六六:“青鸟衔来双鲤鱼,自缄红泪请回车。”

〔锦书封泪〕 金·元好问《满江红》:“绣被留欢香未减,锦书封泪红犹湿。”

〔泪裹红绡〕清·叶英华 《内家娇》:“喜字残绒,唾余绿绮,华年锦瑟,泪裹红绡。”

〔湿红恨墨〕 宋·姜夔《江梅引·丙辰之冬》:“湿红恨墨浅封题,宝筝空,无雁飞。”

〔怨红销帕〕 清·张尔田《三姝媚·中秋夜感遇》:“春老兰情衰谢,叹旧箧题香,怨红销帕。”


【词语锦书封泪】   汉语词典:锦书封泪

猜你喜欢

  • 朝觐

    诸侯朝见天子,春见曰朝,秋见曰觐。《周礼.春官.大宗伯》:“春见曰朝,夏见曰宗,秋见曰觐,冬见曰遇。”《孟子.万章上》:“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。”亦作“朝请”。《史记.魏其武安侯列传》:“太

  • 龙骧虎步

    龙:龙马,即骏马。骧:马昂头。象骏马高昂着头,象猛虎迈着矫健的步子,形容威武雄壮。东汉末,何进欲招四方猛将进京,诛杀宦官。陈琳(事迹见前“掩目扑雀”条)进谏说:“如今将军您掌握朝廷和军政大权,威武雄壮

  • 霞帔

    《新唐书.司马承祯传》:“〔司马承祯〕对曰:‘国犹身也,故游心于淡,合气于漠,与物自然而无私焉,而天下治。’帝嗟味曰:‘广成之言也!’锡宝琴、霞纹帔,还之。”后遂以“霞帔”称道士服。唐刘禹锡《和令狐相

  • 古者易子而教

    古时候人们互相交换儿子来教育。语出《孟子.离娄上》:“古者易子而教之,父子之间不责善。责善则离,离则不祥莫大焉。”清.张履祥《杨园先生全集.训子语上》:“古者易子而教,后世负笈从师,近代延师教子。”

  • 穿针

    源见“乞巧”。指旧俗七月七日夜妇女穿七孔针向织女星乞求智巧。唐王勃《七夕赋》:“海人支石之机,江女穿针之阁。”【词语穿针】   汉语大词典:穿针

  • 郭隗尊

    源见“黄金台”。指帝王招揽贤良之士。唐秦系《山中枉皇甫温大夫见招书》诗:“卧多共息嵇康病,才劣虚同郭隗尊。”【词语郭隗尊】   汉语大词典:郭隗尊

  • 漆室效葵

    源见“漆室忧葵”。指普通百姓的爱国情怀。明屠隆《綵毫记.拜官供奉》:“念隐忧漆室效葵倾,鉴先幾曲突徙薪情。”

  • 七叶貂蝉

    同“七叶珥貂”。宋张元幹《满庭芳.寿富枢密》词:“此去沙堤步稳,调金鼎、七叶貂蝉。”

  • 申冤长平

    源见“秦狱气”。盼冤狱得消。唐沈佺期《狱中闻驾幸长安》诗之一:“扈从由来是方朔,为申冤气在长平。”

  • 万事俱备,只欠东风

    明.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四十九回:“孔明索纸笔,屏退左右,密书十六字曰:‘欲破曹公,宜用火攻;万事俱备,只欠东风。’”本指公元二〇八年赤壁之战前,诸葛亮和周瑜利用曹操狂傲轻敌,采取连环战船陈兵江右的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