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“出生入死”。清·王夫之《黄书·大正》:“淘金采珠,罗翠羽,探珊象,~,童年皓发,以获赢余。”
三国蜀.诸葛亮《出师表》(此从梁萧统《文选》卷三七。晋.陈寿《三国志.蜀书.诸葛亮传》作“临发,上疏曰”;《古文观止》卷六作《诸葛亮前出师表》,此对《后出师表》而言。关于《后出师表》,《三国志.蜀书.
《诗.小雅.白驹》:“皎皎白驹,食我场苗。”又:“皎皎白驹,食我场藿。”毛传:“宣王之末不能用贤者,因有乘白驹而去者。”郑玄笺:“愿此去者,乘其白驹而来,使食我场中之苗,我则绊之系之,以永今朝。爱之欲
相传上古时,于地上画圈,令犯罪者立圈中,以示惩罚。后以“划地为牢”指限制在一定范围内。周立波《暴风骤雨》第一部十六:“萧队长同意农会的意见,把韩家的人都划地为牢。”孙犁《澹定集.关于“乡土文学”》:“
源见“同舟共济”。比喻虽有旧怨,但当同遭危难时,则互相救助。如:值此民族危亡之际,国人应本吴越同舟之义,共赴时艰。主谓 吴人与越人共乘一舟。比喻虽有旧怨,但当同遭危难,利害一致之时,也必须互相救助,共
源见“锦囊佳句”。谓积累诗作。元沈禧《一枝花》曲:“诗裁锦囊奚奴捕,醉压雕鞍侍女扶。”
张彦远《历代名画记》:“顾恺之,字长康,小字虎头。”《世说新语.文学》梁.刘峻注引宋.明帝《文章志》曰:“桓温云:顾长康体中痴黠各半,合而论之,正平平耳。世云有三绝:画绝、才绝、痴绝。”晋顾恺之,小名
《史记.吴王濞列传》:“里语有之,‘舐糠及米’。”司马贞索隐:“案:言舐糠尽则至米,谓削土尽则至灭国也。”《史记.吴王濞列传》原意是用“舐糠及米”比喻削土尽则国灭。后用为事物被侵蚀由表及里,逐渐加深的
源见“馀音绕梁”、“歌落梁尘”。形容歌声优美动人。唐李峤《歌》诗:“郢中吟《白雪》,梁上绕飞尘。”
指竹杖。宋代陶榖《清异录.木.园通居士》:“比丘海光住庐山石虎庵,夜梦人长身清瘦而斑衣,言合身为庵中供养具。俄窗外竹生一箨,花紫箨如梦之衣。既成竹,用为柱杖,曰直兄。”箨( ㄊㄨㄛˋ tuò 拓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