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鞠躬尽瘁

鞠躬尽瘁

鞠躬:弯下身子以示恭敬、谨慎。尽瘁:竭尽劳苦。意指不辞辛苦地献出自己的一切,三国蜀诸葛亮《后出师表》:“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。”


并列 非常恭勤崇敬,竭尽全部精力。朱苏进、胡建新《康熙帝国》:“顺治爷啊,老臣未能~,致使皇上学业荒废,老臣辜负了皇恩,愧为帝师。”△常用于表示恭谨真诚地奉献自己全部精力。→竭智尽忠。也作“鞠躬尽力”。


【典源】 《三国志·蜀书·诸葛亮传》:“五年,率蜀军北驻汉中,临发,上疏曰:‘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,今天下三分,益州疲弊,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。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,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,盖追先帝之殊遇,欲报之于陛下也……’”又裴松之注引《汉晋春秋》:“十一月,上言曰:‘先帝虑汉贼不两立,王业不偏安,故托臣以讨贼也。……凡事如是,难可逆见。臣鞠躬尽力,死而后已,至于成败利钝,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。’”

【今译】 三国时诸葛亮为复兴汉室,多次由蜀出兵,北伐中原,其间先后两次上疏,表示要“鞠躬尽力 (后版本多作‘瘁’),死而后已”,忠烈之心,溢于言表。后人称之为前后《出师表》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称誉人忠心为国,不惜精力、生命,富于献身精神。

【典形】 出师表、尽瘁心、鞠躬输诸葛、誓鞠躬、诸葛表、一表出师、诸葛大名。

【示例】

〔出师表〕 宋·陆游《书愤》:“出师一表真名世,千载谁堪伯仲间!”

〔尽瘁心〕 清·陈作霖《减字木兰花·诸葛菜》:“将星落后,留得大名垂宇宙。老圃春深,传出英雄尽瘁心。”

〔鞠躬输诸葛〕清·李载《遥赠阎古古先辈》:“鞠躬讵肯输诸葛,断指终期报贺兰。”

〔誓鞠躬〕 清·唐孙华《诸葛武侯祠》:“委寄寻前诺,艰危誓鞠躬。”

〔诸葛表〕 宋·辛弃疾《满江红·送李正之提刑入蜀》:“东北看誉诸葛表,西南更草相如檄。”


【词语鞠躬尽瘁】  成语:鞠躬尽瘁汉语词典:鞠躬尽瘁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百六十行

    旧时对各种行业的通称。元时多作一百二十行( ㄏㄤˊ háng 杭),到明代则惯称三百六十行。元代关汉卿《金线池》第一折:“我想一百二十行,门门都好著衣吃饭。”明代侠名氏《白兔记.投军》:“左右的,

  • 山公马

    源见“山公醉酒”。指宴饮者醉后所骑之马,形容放达之士醉后的潇洒之态。唐李白《秋浦歌》之七:“醉上山公马,寒歌宁戚牛。”

  • 拘虚

    虚:同“墟”,指所居的地方。喻人局限于一隅,见闻狭隘。《庄子.秋水》:“井蛙不可以语于海,拘于虚也。”【词语拘虚】   汉语大词典:拘虚

  • 贷监河

    同“贷监河粟”。明徐复祚《投梭记.应聘》:“相公,你赋《长门赋》不愧相如,贷监河真同庄叟。”

  • 大槐宫殿

    同“大槐宫”。宋廖行之《如梦令.记梦》词:“雨歇凉生枕簟,不梦大槐宫殿。惟对谪仙人,一笑高情睠睠。”

  • 褚生才

    《汉书》卷六十二《司马迁传》:“而十篇缺,有录无书。”三国魏.张晏注:“迁没之后,亡《景纪》、《武纪》……《傅斯列传》。元、成之间,褚先生补缺,作《武帝纪》,《三王世家》,《龟策、日者传》,言辞鄙陋,

  • 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

    亦作不入虎穴,不得虎子。是说不进老虎的洞穴,怎么能擒获小老虎。形容不冒风险,就不能创造奇迹。东汉明帝永平十六年(73年)东汉政府派班超率36人出使西域。到鄯善国(今新疆鄯善县)时国王对他们极为敬重。不

  • 十洲三岛

    源见“十洲”、“三神山”。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。宋何薳《春渚纪闻.王乐仙得道》:“某于十洲三岛,究访并无此人名籍,后检蓬莱谪籍中,始见其名氏乡里也。”清周亮工《书影》卷三:“求仙者何必十洲三岛乎!”见

  • 杯盘狼籍

    见“杯盘狼藉”。《荡寇志》84回:“万俟兄弟正同众宾客~,猜拳行令,吃得快活。”【词语杯盘狼籍】  成语:杯盘狼籍汉语大词典:杯盘狼籍

  • 金槌击政

    源见“博浪飞椎”。指张良刺杀秦始皇为韩国报仇。唐 徐九皋《咏史》:“金槌击政后,玉斗碎增前。”政,指嬴政,秦始皇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