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老子》:“以道佐人主者,不以兵强天下,其事好还,师之所处,荆棘生焉。”“天道好还”,意谓恶有恶报。宋.辛弃疾《九议.其九》:“方怀王入秦时,楚人之言曰:‘楚虽三户,亡秦必楚’。夫彼岂能逆知其事之必至
同“鸠居鹊巢”。《三国演义》三三回:“今袁熙、袁尚兵败将亡,无处依栖,来此相投,是鸠夺鹊巢之意也。”见“鸠居鹊巢”。《三国演义》33回:“今袁熙、袁尚兵败将亡,无处依栖,来此相投,是~之意也。”【词语
同“三迁之教”。宋叶適《朱文昭母杨氏挽词》:“义并三迁峻,书成百卷长。”【词语三迁】 汉语大词典:三迁
同“文章山斗”。宋辛弃疾《太常引.寿涧南》词:“今代又尊韩,道吏部、文章泰山。”
源见“击钵催诗”。指限时成诗,比试诗才敏捷。元邵亨贞《齐天乐》词:“刻烛催诗,倾樽款话,长忆西窗风景。”【词语刻烛催诗】 汉语大词典:刻烛催诗
同“死灰复燃”。宋苏辙《谢复官表》之一:“时雨既至,靡物不蒙。遂使死灰再燃,朽骨重肉。”
苟:苟且;随便。指不随便说话、发笑。 朱之瑜(1600-1682年),字楚屿,又字鲁屿,号舜水,余姚(今浙江余姚市)人。明崇祯末年,几次征召入朝做官,皆不就。明亡,密谋据舟山为抗清根据地,失败后逃走日
《庄子.逍遥游》:“适百里者宿舂粮,适千里者三月聚粮。”原指隔宿捣米备粮。后也以“舂粮”作百里的代称。宋苏轼《王郑州挽词》:“那知聚散舂粮外,便有悲欢过隙中。”【词语舂粮】 汉语大词典:舂粮
源见“座右铭”。指以自诫之文自警。唐司空图《自诫》诗:“我祖铭座右,嘉谋贻厥孙。”
同“金鸡放赦”。清宋琬《舟中怀米吉士作长歌寄之》诗:“一朝阊阖放金鸡,狂呼稽首天王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