才思犹如喷涌的泉水。形容才思丰富敏捷。三国魏.曹植《王仲宣诔》:“强记洽闻,幽赞微言;文若春华,思若涌泉。”宋.庄绰《鸡肋编》卷上:“思若涌泉名海内,从来苏李擅当时。”亦作“思如涌泉”。《旧唐书.苏颋
于道旁卖酒供行人下马休息,称“歇马杯”。五代王仁裕《开元天宝遗事》:“长安自昭应县至都门,官道左右,村店之门,当大路市酒,量钱数多少饮之。亦有施者,与行人解乏,故路人号为‘歇马杯’。”【词语歇马杯】
源见“投梭折齿”。指惩罚轻薄男子。幼舆,谢鲲字。宋 洪?《鹧鸪天.情景》词:“意态婵娟画不如,莹然初日照芙蕖。笑捐琼佩遗交甫,肯把文梭掷幼舆?”
源见“瑕不掩瑜”。喻指优点不能掩盖缺点。五代王定保《唐摭言.进士归礼部》:“昂因曰:‘观众君子之文,信美矣;然古人云:瑜不掩瑕,忠也。其有词或不典,将与众评之若何?’”明谢榛《四溟诗话》卷二:“虽盛唐
佛家语。指阿弥陀佛的国土。《阿弥陀经》:“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,有世界,名曰极乐。其土有佛,号阿弥陀。今现在说法,其国众生,无有众苦,但受诸乐,故名极乐。”唐代柳宗元《永州龙兴寺修净土院记》:“中州之
佛教用语。意谓痛苦和磨难像大海一样无边无际;只要皈依佛法,彻底觉悟,就能获得超度。 后也用以比喻犯罪者如堕入苦海,只要改悔,就有出路。语出元.无名氏《来生债》一折:“兀那世间的人,那贪财好贿,苦海无
旧题晋.葛洪《西京杂记》卷一:“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,俱以习之。”汉代妇女于七月七日登开襟楼穿七孔针以为乞巧之习俗。后遂用为咏七巧佳节之典。唐.李群玉《秋登涔阳城》其二:“穿针楼上闭轻烟
源见“咏絮”。指柳絮。唐元稹《春馀遣兴》诗:“馀英间初实,雪絮萦蛛网。”亦称雪。海默《突破临津江》:“雪坡上露出的落叶梢头,被雪絮挂连在一起,直到深涧。”【词语雪絮】 汉语大词典:雪絮
源见“一箭下聊城”。借指高深的谋略。唐李白《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》诗:“我以一箭书,能取聊城功。”
源见“项庄舞剑,意在沛公”。谓于鸿门宴上项庄虽舞剑而未能伤及刘邦,事兴而未果。清严遂成《乌江项王庙题壁》诗:“剑舞鸿门能赦汉,船沉巨鹿竟亡秦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