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高门纳驷

高门纳驷

源见“于公高门”。谓门第显赫。唐杨炯《大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》:“既而幽垄埋魂,终降槐庭之赠;高门纳驷,式居第社之封。”


【典源】 《汉书·于定国传》:“始(于) 定国父于公,其闾门坏,父老方共治之。于公谓曰:‘少高大闾门,令容驷马高盖车。我治狱多阴德,未尝有所冤,子孙必有兴者。’到定国为丞相,永为御史大夫,封侯传世云。”

【今译】 汉代于定国的父亲于公为县狱吏、郡决曹,治狱公正,平反冤屈,郡中曾为立生祠。他住的闾巷大门坏了,同闾的人商议修复,于公说:“将闾门修得高大一些,让大官坐的四匹马拉的高盖车也能通过。我治狱从未有冤案,积下了阴德,后世子孙一定有发达的。”果然于定国位至廷尉丞相,于永位至御史大夫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称人有德行,后代发达显贵; 或反用其意,指身境困厄,住居狭陋。

【典形】 大我门、高盖之荣、高闾、高门、高门纳驷、高门庆、门容驷、容高盖、容驷、容驷马、驷马高门、廷尉门高、于公阴德、于门、于门高大、门低不容驷、高门大车、门小愧车马、高门驷马、门大容千驷、驷马高盖、车马高门、于家决狱、于公门户、驷马门、志容驷。

【示例】

〔大我门〕 清·归庄《知家兄尔复生子志喜》:“莫但传先泽,方期大我门。”

〔高盖之荣〕 唐·骆宾王《上廉察使启》:“虽噬指思归,空轸倚闾之望; 而啮臂求仕,非图高盖之荣。”

〔高闾〕 宋·陆游《幽居》:“蔽床欣卜宅,容驷笑高闾。”

〔高门纳驷〕 唐·杨炯《大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》:“既而幽垄埋魂,终降槐庭之赠; 高门纳驷,式居茅社之封。”

〔高门庆〕 唐·刘禹锡《苏州白舍人寄新诗》:“于公必有高门庆,谢守何烦晓镜悲。”

〔门容驷〕明·袁宏道《为耿华平题先公册》:“家贫自许门容驷,国瑞方知种有麟。”

〔容高盖〕 宋·苏轼《常润道中有怀钱塘》:“地偏不信容高盖,俗俭真堪著腐儒。”

〔容驷〕宋·苏轼《闭户》:“巷僻断非容驷路,肠枯那有蹴蔬羊。”

〔驷马高门〕 金·元好问《与宗秀才》:“驷马高门看他日,始知种德有根株。”

〔廷尉门高〕 清·钱谦益《于广文挽诗》:“廷尉门高犹驷马,广文官冷自寒毡。”

〔于公阴德〕元。揭傒斯《送郑司狱归衢州》:“尽说于公有阴德,掉头相别大江濆。”

〔于门〕 宋·朱淑真《题王氏必兴轩》:“未必芝兰遍谢砌,好看车马集于门。”

〔于门高大〕 元·蒲道源《人月圆·赵君锡再得雄》:“灵椿未老,丹桂先芳。他年须记,于门高大,车马煌煌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随龙

    宋司马光《郭昭选札子》:“国初草创,天步尚艰,故祖宗即位之始,必拔擢左右之人,以为腹心羽翼,岂以为永世之法哉……有司因循踵为故事,凡东宫僚吏,一概超迁,谓之随龙。”后因以“随龙”指东宫官吏随太子即位而

  • 负俎

    源见“伊尹荷鼎自进”。干世以求进用。晋葛洪《抱朴子.任命》:“士以自衒为不高,女以自媒为不贞,何必委洗耳之峻标,效负俎之干荣哉!”【词语负俎】   汉语大词典:负俎

  • 芥舟

    《庄子.逍遥游》:“覆杯水于坳堂之上,则芥为之舟,置杯焉则胶,水浅而舟大也。”陆德明释文:“芥,小草也。”后因以“芥舟”比喻小船。唐太宗《小池赋》:“牵狭镜兮数寻,泛芥舟而已沉。”【词语芥舟】   汉

  • 惊落梁尘

    同“歌落梁尘”。宋史浩《青玉案.为戴昌言歌姬作》词:“清歌谁许《阳春》和,悄不放、遥空片云过。惊落梁尘浑可可。”

  • 顺革

    《易.革》:“小人革面,顺以从君也。”后因以“顺革”谓改变旧态而归顺。《新唐书.南诏传上》:“〔异牟寻〕且赠皋黄金、丹砂。皋护送使者京师,使者奏异牟寻请归天子,为唐藩辅。献金,示顺革;丹,赤心也。”【

  • 腹痛约

    源见“斗酒只鸡”。指亡友生前的友情。表示对亡友的追悼。清钱谦益《饮酒》诗之六:“誓践腹痛约,南下湘水滨。”

  • 百城睥睨

    同“百城书拥”。清归庄《过万年少淮浦隰西草堂次元韵题赠》之二:“八阵纵横五彩笔,百城睥睨一床书。”

  • 烹文挚

    《文选》卷三十五张协《七命》唐.李善注引《吕氏春秋》:“齐闵王病瘠,往宋迎文挚。文挚视王疾,谓太子曰:‘王病得怒当愈,愈则杀挚如何?’太子曰:‘臣当与母共请于王,必不杀子矣。’挚往,不解履登床,履衣问

  • 残杯冷炙

    别人吃剩的酒食。比喻权门令人耻辱的施舍。北齐颜之推《颜氏家训.杂艺》:“唯不可令有称誉,见役勋贵,处之下坐,以取残杯冷炙之辱。”唐代杜甫《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》诗:“朝叩富儿门,暮随肥马尘。残杯与冷炙

  • 扶木

    同“扶桑”。汉刘桢《大暑赋》:“羲和总驾发扶木,太阳为舆达炎烛。”南朝 宋谢灵运《顺东西门行》:“出西门,眺云间,挥斤扶木坠虞泉。”【词语扶木】   汉语大词典:扶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