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桃叶桃根”。宋周邦彦《点绛唇.伤感》词:“凭仗桃根,说与凄凉意。”元张可久《寨儿令.春思》曲:“怪桃根翠袖罗裙,伴梅花檀板金樽。”【词语桃根】 汉语大词典:桃根
同“苍鹅出地”。唐李白《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》诗:“双鹅飞洛阳,五马渡江徼。”
有足够的能力胜任其事,并可圆满成功。《史记.酷吏列传》:“当是之时,吏治若救火扬沸,非武健严酷,恶能胜其任而愉快乎?”并列 胜,担当得起。任,重任。愉快,使人满意。能担当重任,并顺利完成任务,令人满意
《隋书.循吏传.赵轨传》:“高祖受禅,转齐州别驾,有能名……在州四年,考绩连最……征轨入朝。父老相送者,各挥涕曰:‘别驾在官,水火不与百姓交,是以不敢以壶酒相送。公清若水,请酌一杯水奉饯。’轨受而饮之
同“三宿桑下”。清 王锡振《玉蝴蝶.将移永光寺街屋》词:“三宿桑阴,弹指十载京华。”
①比喻灾难因苦。晋卢谌《赠刘琨诗一首并书》: “来牧幽州,济厥涂炭。涂炭既济,寇挫民阜。”②借指陷入灾难的人民。南朝梁沈约《梁鼓吹曲·道亡》: “救此倒悬拯涂炭,誓师刘旅赫灵断。” ●《书·仲虺之诰》
南朝 宋刘敬叔《异苑》卷三载:传说三国时有人得大龟,持献吴主孙权。途中,龟与大桑对话。龟曰:“我被拘系,方见烹臛,虽然,尽南山之樵不能溃(煮熟)我!”桑曰:诸葛恪博学,如议以我等来煮你,怎么办?龟要其
《太平御览》卷三引《淮南子》:“日西垂,景在树端,谓之桑榆。”日落时光照桑榆树端,因以指日暮。比喻晚年,垂老之年。《文选.曹植〈赠白马王彪〉诗》:“年在桑榆间,影响不能追。”李善注:“日在桑榆,以喻人
汉.刘向《说苑.贵德》:“丞相西平侯于定国者,东海下邳人也。其父号曰于公,为县狱吏决曹掾。决狱平法,未尝有所冤。郡中离(通罹)文法者,于公所决,皆不敢隐情。东海郡中,为于公生立祠命,曰:‘于公祠’。东
同“绨袍高义”。明李东阳《困暑次韵白洲》诗:“亦有岁寒交,绨袍义思范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