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龙髯与遗弓

龙髯与遗弓

史记.封禅书》:“黄帝采首山铜,铸鼎于荆山下。鼎既成,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。黄帝上骑,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,龙乃上去。余小臣不得上,乃悉持龙髯,龙髯拔堕,堕黄帝之弓。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,乃抱其弓与胡髯号(大声哭为号)。”

黄帝乘龙上天,小臣揪断龙髯及坠落黄帝之弓的故事,在我国民间多有流传。后因以“龙髯与遗弓”用为称说帝王死亡的典故。

唐.杜甫《杜工部草堂诗笺.洛阳》诗:“故老仍流涕,龙髯幸再攀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迷却阳城下蔡

    同“迷下蔡”。宋姜特立《朝中措.送人》词:“十分天赋好精神,宫样小腰身。迷却阳城下蔡,未饶宋玉东邻。”

  • 长卿四壁

    源见“家徒四壁”。形容一贫如洗。司马相如,字长卿。清赵执信《索纸行》:“长卿四壁羞文君,千金万里来长门。”

  • 簸秕

    源见“簸之扬之,糠秕在前”。用为出任地方官的谦词。宋 林应炎《嘉定学重修大成殿记》:“以余尝簸秕是邦也,合辞请志岁月。”【词语簸秕】   汉语大词典:簸秕

  • 钓鳌手

    同“钓鳌客”。元关汉卿《陈母教子》二折:“二哥哥枉展污了你那折桂攀蟾的钓鳌手。”元无名氏《九世同居》二折:“吾心已休,甘心退守,老却当年钓鳌手。”【词语钓鳌手】   汉语大词典:钓鳌手

  • 锦幪独行

    《南史.隐逸传.释宝志》:“时有沙门释宝志者,不知何许人。有于宋泰始中见之,出入钟山,往来都邑,年已五六十矣。齐、宋之交,稍显灵迹。被发徒跣,语嘿不伦。或被锦袍,饮啖同于凡俗。恒以铜镜、剪刀、镊属挂杖

  • 瓜月

    阴历七月称“瓜月”。《诗.豳风.七月》:“七月食瓜,八月断壶。”壶;即瓠瓜,大的胡芦。

  • 宾王利

    比喻入朝为官之志。唐独孤及《酬梁二十宋中所赠兼留别梁少府》诗: “厌贫学干禄,欲徇宾王利。” 参见:○观国宾

  • 炊黍枕

    源见“黄粱梦”。指《枕中记》中人物吕翁给卢生的青磁枕,枕此枕可荣适如志。借指幻梦。宋陈著《浪淘沙.次韵示弟观》词:“不用借他炊黍枕,何梦非空!”

  • 不欺暗室

    也作“弗欺暗室”、“暗室不欺”等。意思是即使在没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欺心的事情。这是古人的一种美德,后人常借此自勉或赞他人。梁简文帝萧纲(503-551年)字世缵。南兰陵(今江苏武进西北)人。南朝梁皇帝

  • 春日迟迟,采蘩祁祁

    日:太阳。迟迟:舒缓之貌。蘩( ㄈㄢˊ fán ):白蒿。多年生草本植物。祁祁:众多貌。 春天里太阳走得慢,白蒿采了一担担。 表示阳春季节宜人。语出《诗.豳风.七月》:“春日迟迟,采蘩祁祁。女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