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三岔

三岔

①在今辽宁海城市西北牛庄镇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海城县:“三岔巡司,清康熙二十一年置,驻牛庄。”

②在今陕西旬阳县西北两河关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

集镇名。(1)在山东省利津县南部、黄河滩区。属北宋镇。人口1120。相传,北宋时期蔡氏在此居住成村,因村处三岔路口,故名三岔。金时期发展成为繁华集镇,名为三岔镇。因镇北大清河岸有重要津渡码头,又名河泊镇。清光绪三年(1877年)黄河冲毁村落,居民南迁博兴县乔庄西,称新三岔。后有部分居民重返原址建村,复名三岔。蔬菜种植业发达。有粮食、饲料加工、缝纫等业。有公路接南店公路。(2)在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西北部、曲靖坝子西部。西山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 3200。西汉至唐为味县治。明设驿站,分属曲靖府、马龙州、沾益州管理,故名。产稻、玉米、薯类、烤烟等。有陶瓷厂、农机站、种畜场及建筑、运输等业。贵昆公路经此。(3)在陕西省黄龙县西部。三岔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300。处三条沟交岔处,故名。北宋康定元年(1040年)范仲淹为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,奏请鄜州置军,诏名康定军,驻此。主产玉米、小麦、谷子,并产苹果、烤烟。公路通县城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灵山墟

    即今广西容县南灵山乡。清光绪《广西舆地全图》容县图:南有灵山墟。

  • 尚义县

    1936年改尚义设治局置,属察哈尔省。治所即今河北尚义县东北大青沟镇。1944年迁治南壕堑 (即今尚义县)。1952年属河北省。在河北省西北部,西邻内蒙古自治区。属张家口市。面积 2629.8 平方千

  • 僰溪口

    亦名僰口,即僰溪 (今綦江) 注入长江之口。在今四川江津市东北顺江镇。《寰宇记》 卷136江津县: “南齐永明五年,江州县自郡城移理僰溪口,即今理也。” 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江津县: “东南有僰溪口,僰

  • 艳城

    唐石汗那国都城。在今阿富汗东北境斯科扎尔一带; 一说即今塔吉克斯坦杜尚别西南迭脑。龙朔元年 (661) 为悦般州都督府治所。

  • 马堡

    在今山西右玉县北五十五里马堡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4大同府:马堡“嘉靖二十五年设,万历初增修,周一里有奇。……嘉靖中数为寇患”。

  • 河阳宫

    隋炀帝时建,在今河南孟县南。《寰宇记》卷52孟州河阳县: 隋炀帝又改置河阳宫。后入唐,宫废。隋炀帝时置,在今河南省孟州市南。唐废。

  • 具区

    古泽薮名。又名震泽。即今江苏太湖。《尔雅·释地》 中十薮之一,称 “吴越之间有具区”。《周礼·职方》 扬州: “其泽薮曰具区。” 《汉书·地理志》 会稽郡吴县: “具区泽在西。扬州薮,古文以为震泽。”

  • 虞坂

    亦名虞阪、颠軨、颠陵阪。在今山西平陆县北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虞城 “北对长坂二十许里,谓之虞坂”。《寰宇记》 卷46安邑县 “中条山” 条:虞坂,“周武王封吴太伯之弟仲雍之后虞仲于夏墟,因虞为称,谓

  • 龙都镇

    即今江苏江宁县东南龙都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上元县:“龙都镇在城南四十里。”集镇名。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东南部、句容河南岸。属湖熟镇。人口 1200。原龙都镇人民政府驻地。以其地多泉井,宋设泉都市

  • 台怀镇

    清置,属五台县。即今山西五台县东北八十五里台怀镇。清置巡司于此。在山西省五台县东北部。面积189.2平方千米。人口 8630。镇人民政府驻台怀,人口 3000。因位处五台山中部,五峰环抱,故名。镇人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