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艾县
西汉置,属太原郡。治所在今山西平定县南二十里新城村。东汉属常山国。三国魏属乐平郡。西晋属乐平国。北魏属乐平郡,太平真君九年(448)废,孝昌六年(530)复置。后改石艾县。
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山西省平定县东南。属太原郡。东汉属常山国,后改属乐平郡。北魏太平真君九年(448年)废。孝昌末年复置,后改石艾县。
西汉置,属太原郡。治所在今山西平定县南二十里新城村。东汉属常山国。三国魏属乐平郡。西晋属乐平国。北魏属乐平郡,太平真君九年(448)废,孝昌六年(530)复置。后改石艾县。
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山西省平定县东南。属太原郡。东汉属常山国,后改属乐平郡。北魏太平真君九年(448年)废。孝昌末年复置,后改石艾县。
即今浙江宁波市东芦江。源自瑞岩山,北流经紫石乡、柴桥镇、穿山村入海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定海县:庐江河“在县东南七十里。源出瑞岩山,亦曰瑞岩溪,东北流二十里至穿山所之穿山碶,入于海,亦曰芦花港。嘉靖三十
即 “淮东”。
元延祐六年(1319)改仁宗潜邸怀孟路置,治所在河内县(今河南沁阳市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修武、武陟二县以西,黄河以北地。明洪武元年(1368)改为怀庆府。元延祐六年(1319年)改怀孟路置,治河内县(今
战国魏邑。在今山西介休市西。《史记·魏世家》:襄王十三年(前306),“秦取我曲沃、平周”,即此。西汉置平周县。古邑名。战国魏邑。在今山西省介休市西。《史记·魏世家》:襄王十三年(前306年),“秦取
南朝梁分湘阴县置,属岳阳郡。治所在今湖南汨罗市南常公桥东城江城。隋开皇九年 (589)省入罗县。
在今天津市和平区鞍山道82号。建于1921年,原为陆宗舆宅邸,名乾园。1929年7月清逊帝溥仪居此,“静观变化,静待时机”,故改名静园。周围花墙环绕,院内风景宜人。主要建筑为前后二幢砖木结构的小楼,前
①北宋熙宁二年(1069)废安远砦为镇,属秦州。即今甘肃甘谷县西北安远乡。②在今广东南雄县西北。《元和志》卷34始兴县:“安远镇,在县东北一百五十里。”(1)古镇名。(1)唐置,在今江西省大余县西南大
又作荧泽。在今河南浚县西。《春秋经传集解后序》 引 《纪年》: “卫懿公及赤翟战于洞泽。” 《左传》: 闵公二年 (前660),狄人伐卫,“战于荧泽,卫师败绩,遂灭卫”。古湖名。又称荧泽。春秋属卫。在
在今浙江余姚市城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余姚县: 姚江驿在 “县治东一里,江北岸。宋置宁波驿,在城西,明初改置”。清康熙九年 (1670)废。
在今海南省万宁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5万州: 莆苎营 “在州西北。防鹧鸪啼等村峒黎,最为襟要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