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瀛
指东海。唐刘禹锡《汉寿城春望》:“不如何日东瀛变,此地还成要路津。”清俞樾编选日本诗集题为《东瀛诗记》,也称日本为东瀛。
指东海。唐刘禹锡《汉寿城春望》:“不知何日东瀛变,此地还成要路津。”清也称日本为东瀛。俞樾编选日本诗集题为《东瀛诗记》。
指东海。唐刘禹锡《汉寿城春望》:“不如何日东瀛变,此地还成要路津。”清俞樾编选日本诗集题为《东瀛诗记》,也称日本为东瀛。
指东海。唐刘禹锡《汉寿城春望》:“不知何日东瀛变,此地还成要路津。”清也称日本为东瀛。俞樾编选日本诗集题为《东瀛诗记》。
即邢公岘。在今河南嵩县南。唐武德元年(618)李密兵败被杀于此。
即大招寺。在今西藏拉萨市中心。清《西藏图考》卷5:“伊克招庙即大招,在喇萨中。相传唐文成公主所建。今唐时佛像犹存。番语谓大为伊克,庙为招,犹华言大庙也。”
又名注江。在今湖南永兴县东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永兴县“潦溪水”条下:四十二渡“水源出县西之乾溪,流四十里,灌田八十顷,俱西入耒阳县界,注于耒水”。
即洹水。在今河南安阳市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乾元二年(759),“官军步骑六十万陈于安阳河北,思明自将精兵五万敌之”。即此。
在今江苏常熟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4苏州府常熟县: 耿泾 “在县东北五十里。南通梅李塘。又北接崔浦,复分流北出,与崔浦并注大江。县境三十六浦,崔浦、耿泾,皆要口也”。
在今四川叙永县东南五十里。《明史·四川土司传二》:天启间,官军征讨奢崇明之乱,“进克其(永宁)城,降贼二万。复进拔红崖、天台诸囤寨,降者日至”。即此。
即苏洋堡。今福建福安市南苏阳。
春秋吴艾邑。西汉置县,属豫章郡。治所在今江西修水县西司前乡龙岗坪。南朝陈属豫宁郡,隋省入建昌县。古县名。本春秋艾邑,西汉置县。治今江西省修水县西龙岗坪。属豫章郡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废入建昌县。
北宋治平四年(1067)置, 为火山军治。治所在今山西河曲县东南。熙宁四年(1071)废。古县名。北宋治平四年(1067年)置,治今山西省河曲县旧县西北火山。为火山军治。熙宁四年(1071年)废。
在今江苏邗江县南三十里。《宋史·高宗纪》:南宋绍兴三十一年(1161),“金人趋瓜州,刘錡遣统领员琦拒之于皂角林,大败之,斩其统军高景山”。在今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南。南宋绍兴三十一年(1161年),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