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东阳城

东阳城

①在今山东青州市阳水北。《晋书·地理志》:慕容超为刘裕所灭,“留长史羊穆之为青州刺史,筑东阳城而居之”。《水经·淄水注》:“阳水又东径东阳城东南。义熙中,晋青州刺史羊穆之筑此。以在阳水之阳,即谓之东阳城,世以浊水为西阳水故也。”北齐始移益都县治此。隋在阳水之南另建南城,以此城为北城。金天会中颓废,县治移于南城。东晋、南北朝时历为青州、齐郡治所。隋以后历为青州、北海郡治所。宋为京东东路、金为山东东路治所。

②即今河南邓州市东北六十里穰东乡。汉为穰县之东阳聚。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》:建武三年(27),“建义大将军朱祐率祭遵与延岑战于东阳,斩其将张成”。

③即今四川重庆市西北嘉陵江东岸东阳镇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75重庆府:古东阳城“在巴县西一百里。《旧经》云:齐建武元年割巴县置东阳郡”。


(1)古城名。本汉穰县之东阳聚。在今河南省邓州市南。东汉建武三年(27年)朱祐等于此击破延岑于此。(2)集镇名。在江苏省盱眙县东部,东与安徽省接壤。属马坝镇。人口800。为原东阳乡人民政府驻地。据《盱眙县志》记载:秦代为东阳县治所,故名。东晋后逐渐荒芜,今存土筑城垣。产稻、小麦、玉米、甘薯、棉花等。有电子仪表、钢门钢窗厂和采石场等。有公路通县城。古迹有秦、汉东阳城遗址和汉古墓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质孤堡

    北宋元丰五年 (1082) 置,属兰州。在今甘肃兰州市东五十里。元废。

  • 灵口

    又名零口。即今陕西临潼县东北零口村。《资治通监》:五代唐清泰元年(934),“(潞王)至灵口,前军执(王)思同以至”, 为杨思权所杀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3京兆府临潼县有“零口一镇”。

  • 西隆县

    1913年改西隆州置,属广西田南道。治所即今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。1928年直属广西省。1951年与西林县合并为隆林县,1953年改为隆林各族自治区,1955年改为隆林各族自治县。旧县名。1912年由西

  • 仪阆县

    1933年6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由阆中、仪陇二县析置,治所在恩阳(今四川巴中市西南恩阳镇)。由二县各取首字为名。同年8月改设恩阳县。旧县名。川陕苏区设。1933年6月由仪陇、阆中两县析置,治今四川省巴中市

  • 三川溪

    在今广东澄海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潮州府澄海县:三川溪在“县北一里。又北一里有玉带溪流合焉。又有南港、北港及黄洲溪、新溪诸水,俱流注于三川溪,下流入海,居民资以灌溉”。

  • 大武艺陵

    唐渤海国王陵。在今吉林敦化市。武王名武艺,系渤海高王(即大祚荣)的世子,初封桂娄郡王。高王二十二年(719)春三月,武艺嗣立,为渤海二世主。同年八月,唐遣使册封武艺为左骁卫大将军、渤海郡王、忽汗州都督

  • 卫桥镇

    金置,属卫县。在今河南淇县附近。

  • 龙州军民千户所

    明洪武二十二年(1389)改龙州置,属四川都司。治所在今四川平武县。二十八年(1395)升为龙州军民指挥使司。

  • 车我真山

    在今青海祁连县东南。《隋书·炀帝记》:大业五年(609),隋炀帝西巡,“(吐谷)浑主伏允以数十骑遁出,遣其名王诈称伏允,保车我真山”。即此。

  • 菟头山

    即今山东淄博市临淄东南十五里之鼎足山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甾川国东安平: “菟头山,女水出,东北至临甾入巨定。” 《水经· 淄水注》:“ (女) 水出东安平县之菟头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