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丰镐遗址

丰镐遗址

西周的都城。丰京为周文王所建,在今陕西长安县西北沣河中游西岸;镐京为周武王所建,在今长安县西北沣河中游东岸。至周幽王十一年(前771)幽王被犬戎杀于骊山止,丰镐一直是西周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。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丰京和镐京均为中国历史上西周奴隶制王朝的国都。丰京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沣河中游的西岸,镐京在沣河中游的东岸,均以水命名。周文王姬昌东迁,在沣河西岸营建丰京。其子武王姬发又在沣河东岸营建镐京。自公元前1134年周武王(姬发)在丰京继周文王(姬昌)即位,至公元前771年(周幽王十一年)幽王被犬戎杀于骊山时止,丰镐一直是西周的政治、经济和文化的中心。根据考古工作者的钻探,丰京的范围约在客省庄和马王一带,这里发掘的建筑遗址是一组成一定布局的建筑群,并有一套完整的地下排水管道。最大的一处遗址坐北向南,东西长61.5米,南北进深35.5米,总面积为 1826.98 平方米,约为穆王到厉王、宣王时期的建筑。此外,在张家坡、新旺村一带发现有制骨作坊,车马坑以及带有铭文的多友鼎、卫鼎等大批青铜器。镐京遗址在沣河东岸的聂阳原,这里的斗门镇、花园村、落水村、上泉北村、普渡村等都在遗址范围内。经过考古钻探,这一带发现数十处夯土基址和白灰墙皮堆积等遗迹。其中5号建筑基址,是一处大型宫殿遗址。建筑呈“”字形分布,坐西朝东,中央的主体建筑南北长59米,东西宽23米。出土大批板瓦、筒瓦等材料,约为武王到厉王时期的遗存。考古工作者在沣东和沣西发掘出数以百计的西周墓葬,清理出十多处西周车马坑,其中张家坡的几处车马坑保存最为完整,是研究西周车制和马具的重要资料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临潼郡

    北魏置,属睢州。治所在临潼城 (今安徽灵璧县东北七十里潼郡村)。辖境相当今安徽灵璧、泗县等地。东魏武定六年 (548) 复置,北齐改为潼郡。东魏武定六年(548年)置,治临潼城(今安徽灵璧县东北)。辖

  • 上桑植司

    即上桑植长官司。元置,治所疑在今湖南桑植县西南上洞街。

  • 安南关

    在今云南祥云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大理府》:安南关“在云南县东南七十里。为通省大路。旧设巡司。今裁”。

  • 石灰窑市

    即今湖北黄石市。旧属大冶县。清光绪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大冶县东北有石灰窑市。1948年与黄石港、道士洑合设石黄镇。1950年改设黄石市。

  • 金盆岭

    即今湖南长沙市南八里金盆岭街道办事处。为城南第一要隘。清时有防营驻此。

  • 文溪江

    在今湖南会同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会同县:“文溪江在县西北二十里。《志》云,源亦出湖耳长官司,流为潭溪,又北至云潭,又北至文溪寨,其下流亦会郎水,入沅江。”

  • 宁明州

    清雍正十一年(1733)改思明州置,属太平府。治所即今广西宁明县。1912年改为宁明县。清雍正十年(1732年)以思明州改名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东明江。属太平府。乾隆元年(1736年)移治今宁明

  • 东海滘寨

    明崇祯九年(1636)建,在今广东陆丰县(东海镇)。《清一统志·惠州府》:东海滘寨“顺治八年设游击驻防。康熙三年设总兵镇守,后移总兵治于碣石,改设副将驻防,复改游击,今改设守备”。

  • 梅堰市

    即今江苏吴江市南梅堰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4苏州府吴江县: 梅堰市 “在县西南六十里。嘉靖三十四年倭贼由浙江崇德及南浔镇转掠梅堰,趋平望,为官军所败”。

  • 口头镇

    即今河北行唐县西北五十六里口头镇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50行唐县图:西北有口头镇。在河北省行唐县北部。面积138.9平方千米。人口2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口头,人口1780。为县内四大古集镇之一。地处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