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临江镇

临江镇

①北宋置,属浦城县。即今福建浦城县西南四十里临江镇。

②北宋置,属富顺监。即今四川自贡市东南沿滩镇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7富顺监: 临江在 “监西五十里”。

③元至元中改垫江县置,属丰都县。即今四川垫江县,置临江巡司于此。至正末,明玉珍复置垫江县。

④在今四川忠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9忠州: 临江镇在 “州西一里,有巡司戍守”。


(1)在黑龙江省兰西县东北部、呼兰河东岸。面积269平方千米。人口3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临江,人口 1600 。1946年设临江区,1949年改第八区。1956年改临江乡,1958年改东风公社,1981年改临江公社,1983年复临江乡,1984年改镇。产玉米、小麦、烤烟、亚麻等。为县东北部主要集镇。有亚麻、综合加工等厂。有公路通兰西、绥化等地。(2)在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西北部。面积30平方千米。人口1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后友,人口960。北濒瓯江,故名。1949年属山福乡,1951年置外垟乡,1961年为公社,1983年复乡,1987年置镇,更今名。盛产柑橘、葡萄、西瓜。有服装、机电、阀门、防腐衬管、教具等厂。金温铁路、上双公路经此,瓯江通水运。镇东北建有瓯江翻水站。(3)在福建省浦城县中南部,濒临江溪畔。面积114平方千米。人口1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临江,人口2860。镇因溪名。北宋《元丰九域志》:浦城县有临江镇,明设临江铺。1950年设临江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置镇。周围为河谷平原,盛产稻、茶叶、油茶籽、柑橘等。有制茶、粮油加工等厂。古迹有夕阳寺、临江大桥、吴王土城堡等。有公路北通县城。(4)在福建省上杭县西部、汀江中游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5平方千米。人口3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镇东。因临汀江得名。南宋乾道三年(1167年)始为上杭县治。1953年设城关镇,1958年改公社,1980年复置镇。有农机、塑料、水泥、染织等厂。深山公路经此。小轮船通回龙、峰市。纪念地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、周恩来、朱德、陈毅、贺龙旧居及红四军政治部和汀属八县社会运动人员养成所旧址等。(5)在江西省樟树市中部、袁河西岸。面积83.5平方千米。人口4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临江,人口1.5万。古名萧滩镇,五代南唐昇元二年(938年)升镇置清江县,为县治。北宋淳化三年(992年)于此置临江军,以袁河、萧江汇于镇南,郡治适临,易名临江。历为清江县和临江军、临江府治。1940年设临江镇。1950年清江县人民政府由临江镇迁樟树镇(今樟树市城区)。1958年改公社,1961年复设临江镇,1969年撤,1980年复设镇。为市粮食、油菜、花生重点产区,并产油茶、柑橘。有油毡、制砖、造纸、印刷、羽绒服装、粮油加工、食品等厂。江西省煤建公司、煤矿机械厂驻此。浙赣铁路,樟宜、高临等公路经此。纪念地和古迹有清江县苏维埃政府旧址、大观楼、萧洲桥等。(6)在广东省紫金县西北部。面积135平方千米。人口2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临江圩,人口4640。因镇区临东江得名临江圩。建国初为紫金县第四区。1958年属柏埔公社,同年析置临江公社。1983年设区,1986年建镇。东北为山地,西南为丘陵。东江流经。产稻、花生、甘蔗、豆类、水果。有采矿、耐火材料、机砖、毛织等厂。镇区为县西部集市。有公路东接河尾公路。东江通航。(7)在重庆永川市东部。面积77.1平方千米。人口4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临江场,人口2800。清名陈家场,以位临江河畔,故名临江场。1933年置临江乡,1958年改公社,1983年复乡,1985年建镇。产稻、小麦、玉米、甘薯、高粱及柑橘、蚕茧、生猪、淡水鱼等。矿产有煤、石灰石、石英。有采煤、建材、食品等厂矿。成渝铁路过境设站,临柏、临陈、陈双公路在此交会。(8)在重庆市开县西南部。面积93.5平方千米。人口6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临江,人口8540。因南河古名临江而得名。清嘉庆时为县内商贸之首。1931年置镇。1935年改称临江镇联保。1942年复名临江镇至今。1992年临东乡、明星乡、民青乡并入临江镇。主产稻、玉米、薯类。土特产柑橘、小木漆。有食品、化工、制扇、建材、造纸、印刷等厂。为农副产品集散地。渝巫、开宣公路经此。(9)在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西北部。面积95平方千米。人口4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临江,人口3700。清乾隆初年建场。镇以驻地名,因临江寺而得名。1949年为临江乡,1961年改公社,1984年复乡,1985年置镇。1992年老鹰、清泉、昆仑三乡并入。主产油菜籽、花生、烤烟、柑橘、蔬菜等。特产“临江寺豆瓣”。属市柑橘基地之一。有机砖、水泥、采石、建材、酿酒、酿造等企业。铁道部瓷阳内燃机厂四个分厂驻此。成渝铁路、成渝公路经此。沱江通航。(10)在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西南部。面积20.1平方千米。人口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临江场,人口3200。原为临江乡,1992年并入平兴乡。2001年析出置镇。产蔬菜、水果。有机矿、精煤等厂和采煤场。有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连窝镇

    即今河北东光县西南连镇。《清一统志·河间府》:连窝镇“在吴桥县西北四十里卫河东岸。西南去景州四十里,东北去东光县十八里,为三州县接界处”。古镇名。即今河北省吴桥县东北连镇乡。旧设连窝水驿。

  • 练固

    故址在今安徽含山县北。《宋书·刘敬宣传》: 东晋元兴三年 (404),“桓歆率氐贼杨秋寇历阳,敬宣与建威将军诸葛长民大破之,歆单骑走渡淮,斩杨秋于练固而还”。即此。在今安徽省和县西北。东晋元兴三年(4

  • 淮南特区

    1949年1月革命根据地由田家庵、大通、九龙岗、八公山四镇及周围农村析置,属江淮解放区。治九龙岗 (今安徽淮南市东南九龙岗)。同年7月改设淮南矿区。

  • 陶村堡

    在今山西运城市东北陶村镇。《清一统志·解州》 “霍赵堡”条下: “陶村堡,在 (安邑)县东南。”

  • 林子营

    即今广东平远县北仁居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平远县: “本程乡等县豪居堡林子营。嘉靖三十八年,以险僻多盗,设通判驻守。” 嘉靖四十一年(1562) 于此置平远县。

  • 云溪

    即今浙江遂昌县北之灵山江上源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遂昌县:云溪在“在县北五十里。源出马戍岭,合县北诸溪水,经赤津岭而北入龙游县境,又北注于縠溪”。

  • 弗出站

    即佛出浑。在今吉林珲春市。

  • 槎江

    即今广东东江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3惠州府河源县: 槎江“在县南。即龙川江也。自龙川县西南流入界,绕县治而南,萦回如带,又南入归善界,亦谓之东江”。

  • 万明寺

    在今北京城正阳门西南香厂路。元名水淅庵,明改名万明寺。清《日下旧闻考》卷61引谷之麟《重建万明寺碑略》:“京师正阳门外有万明寺,相传为水淅庵故址也。考庵之所由,盖自元季有游僧水淅,道行最高,结茅于此,

  • 虎北口

    ①即古北口。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一百二十里。五代时称虎北口。《资治通鉴》: 五代晋开运二年 (945),赵延寿部曲有降者言: “契丹主还至虎北口。” 胡三省注: “此乃幽、檀以北之古北口。宋人 《使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