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乐山大佛

乐山大佛

亦名凌云大佛。在今四川乐山市东二里凌云山大佛寺左侧石崖山。唐开元元年(713)寺僧海通创建,至贞元十五年(799)剑南节度使韦皋完成。系一尊面对三江的弥勒坐佛,依山凿成。头枕山巅,足踏江流。高70.7米,肩宽24米。造型比例匀称协调,气势雄伟磅礴,仪态庄严慈祥,为世界最大的石刻佛像。旧有楼阁覆盖,曰天宁阁,或称大佛阁、大像阁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46嘉定府:大像阁“在凌云寺。唐开元中僧海通于渎江、沫水、濛水三江之合,悍流怒浪之滨,凿山为弥勒大像,逾三百六十尺,建七层阁以覆之,至韦皋时积十九年而工始毕。皋有大像记”。明末阁毁。右侧有“九曲栈道”石阶上下。两侧山岩有历代题刻和摩岩造像。1982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在四川省乐山市东岷江东岸,岷江、青衣江、大渡河三江合流处。大佛为依凌云山栖鸾峰断崖凿成的一尊弥勒散跏趺坐像,故又名凌云大佛。《嘉州凌云寺大佛像》记载,大佛为唐开元元年(713年)名僧海通创建,后由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于贞元十九年(803年)完成,工程进行了约九十年;上覆十三层重楼,名大像阁,宋易名天宁阁,明末圮毁。大佛头与山齐,脚踏大江,通高71米,头高14.7米、10米,肩宽24米,眼长3.3米,耳长7米。耳朵中间可并立二人,头顶上可置一圆桌,赤脚上可围坐百余人,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。其右侧有凌云崖九曲栈道,沿崖迂回而下,可达江边。俗谓“山是一尊佛,佛是一座山”。佛像雍容大度,气魄雄伟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,已列入《世界遗产名录》。

乐山大佛


猜你喜欢

  • 范蔡港

    在今江苏泰兴市东南江中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3泰兴县: “范蔡港在县东南江中。明初攻泰州,张士诚遣兵赴援,舟师出大江,次范蔡港,别以小舟于江中孤山往来出没。太祖曰: 士诚欲分我兵势耳,我乘其怠,急攻泰州,

  • 宝兴县

    1930年改穆坪设治局置,属四川省。治所即今四川宝兴县。据1985年 《宝兴县地名录》 云:宝兴县取 《中庸》 篇 “宝藏兴焉” 之义。1939年改属西康省。1955年复属四川省。在四川省中部偏西。属

  • 九曲河

    ①又名新河。在今江苏丹阳市东。元《至顺镇江志》卷7:九曲河“在丹阳县北,首起漕渠,尾距江口委曲七十里,今废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5镇江府丹阳县:九曲河“在县北。南接漕渠,北达大江。委蛇七十余里,亦谓之新

  • 庄蔼窝集

    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右岸宏格力河上游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一》 “喀穆尼窝集”条下:“庄蔼窝集,在(宁古塔)城东北二千二百五十九里。”宏格力河发源于此。

  • 小凌河

    一名小灵河。在今辽宁西部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:兴中府有小灵河。元代易灵为凌。清张穆《蒙古游牧记》卷2引《元一统志》:“小凌河在兴中州南一百五十里。”《满洲源流考》卷15:小凌河“在锦县(今锦州市)东。源

  • 春秋时卫邑。在今山东鄄城县北旧城镇。《春秋》:庄公十四年 (前680),“冬,单伯会齐侯、宋公、卫侯、郑伯于鄄”。杜注: “鄄,卫地。今东郡鄄城也。” 战国属齐。《史记·田敬仲完世家》:威王九年 (前

  • 铁索箐

    ①即今云南宾川县南三十里铁城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6大姚县: 铁索箐 “在县西北。逶迤千里,山河水隈,谿径深险,夷人每聚于此,恃险出没,剽掠几百余年。万历初,铁索箐力些夷叛,抚臣邹应龙讨之,七十二村悉

  • 斗龙港

    在今江苏大丰县西。清《乾隆内府舆图》:盐城县东北有斗龙港。

  • 罗次县

    元至元二十四年 (1287) 改罗次州置,属中庆路。治所在今云南禄丰县东北六十二里仁兴镇古城。至元二十七年 (1290) 改属安宁州。明代迁治今禄丰县东北五十八里碧城。弘治十三年 (1500) 改属云

  • 三山庵

    俗称麻家庵。在今北京西山八大处中第三处。位于翠微、平坡、卢师三山之间。建置年代不详。清乾隆年间重修。庵南有一厅,可眺望山景,旧称“翠微入画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