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陇县
北周武成二年(560)改南晋寿县置,属九陇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彭州市西北。《元和志》卷31九陇县:“取九陇山为名。”隋属蜀郡。唐为彭州治,移治今彭州市。《宋史·仁宗纪》:天圣元年(1023)闰九月,“禁彭州九陇县采金”。元至元十三年(1276)废入彭州。
古县名。北周改南晋寿县置,治今四川省彭州市西北九陇镇。为九陇郡治。隋属蜀郡。唐垂拱二年(686年)为彭州治。元至元十三年(1276年)废入彭州。
北周武成二年(560)改南晋寿县置,属九陇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彭州市西北。《元和志》卷31九陇县:“取九陇山为名。”隋属蜀郡。唐为彭州治,移治今彭州市。《宋史·仁宗纪》:天圣元年(1023)闰九月,“禁彭州九陇县采金”。元至元十三年(1276)废入彭州。
古县名。北周改南晋寿县置,治今四川省彭州市西北九陇镇。为九陇郡治。隋属蜀郡。唐垂拱二年(686年)为彭州治。元至元十三年(1276年)废入彭州。
即今黑龙江海林市西南长汀镇。为中东铁路海林支线终点站。
番名阿拉藏河。即古漓水。今黄河支流大夏河。源出今甘肃夏河县西南西倾山东麓,北流到永靖县莲花镇入黄河。《明一统志》卷37谓大夏河为古漓水。而古之大夏河,据《水经·河水注》:“水出西山,二源合舍而乱流,径
即今广西贵港市南三十里瓦塘乡。明置巡司于此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南瓦塘。明置巡检司治此。
元置,属顺元等路军民安抚司。治所在今贵州开阳县东北。后废。元置,治今贵州省开阳县西北。属顺元等路军民安抚司。后废。
在今广东郁南县东百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罗定州西宁县:计都山“高百六十丈,周五十里,形势奇崛,西有龙潭”。
又作能兔河。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乌苏里江上游,为乌拉河的支流。清 《乾隆内府舆图》 作“能图必拉”。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 卷22: 乌苏哩江“又西北径能图山东受能图河。河出东南窝集中,三泉齐发,西北流,
战国邑名。在今河南原阳县东南。《战国策·秦策三》:“赵且与秦伐齐,齐惧,令田章以阳武合于赵”,即此。秦置阳武县。古邑名。在今河南省原阳县东南。赵与秦伐齐,齐惧,令田章以阳武合于赵,即此。秦置县。
明置,治所在今贵州丹寨县东北二十里夭坝司。清康熙五十年(1711)废。
在今北京市昌平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 ·顺天府三》: 沮阳城 “在昌平州东南四十里,建置未详。或以为即汉县,误”。
在今河北易县西南八十里狼牙山上,四面险绝,惟一径攀援于上。《明史·恭闵帝纪》:建文三年(1401),“大同守将昭帅兵由紫荆关趋保定,驻易州西水砦”。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