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坪山
在今山东临沂市西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3沂州“艾山”条下:五坪山“五峰相连,其上平坦, 因名”。
在今山东临沂市西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3沂州“艾山”条下:五坪山“五峰相连,其上平坦, 因名”。
元置。在今山西襄汾县西。明废。元时置,在今山西省襄汾县西。明时废。
清置,属古州厅。在今贵州榕江县东二十里。旧有千总把总驻防。
在今浙江长兴县西北四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4安吉州引《吴兴统记》云:“尧时洪水,于此山作市。”故名。唐皎然《顾渚行》:“尧市人稀紫笋多。”即此。
①即今河南西平县西南七十四里出山乡。清尹耕云《豫军纪略》卷12:同治五年(1866)二月,捻军乃奔“舞阳之武功镇、出山店诸处”。②即今湖北随州市北一百三十八里出山乡。明置巡司于此。清乾隆中移巡司于高阳
即今安徽六安市。唐之盛唐县治此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寿州盛唐县: “神龙元年复为霍山。开元二十七年改为盛唐,仍移治于驺虞城。”即今安徽省六安市。唐开元二十七年(739年)移盛唐县治此。
在今湖北咸丰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2大田所: 朝霞岭 “在所东五十余里。巍峨高耸”。
①即今江苏江浦县西北汤泉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0江宁府江浦县 “高望镇” 条下: “县西三十里有香泉镇,以近汤泉而名。《志》 云: 泉在镇西南五里。本名汤泉,明初赐名香泉。”②即今陕西宝鸡县西香泉镇。
在今陕西汉中市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光启二年 (886),“晋晖及神策军使张造帅四都兵屯黑水,修栈道以通往来”。
即浒墅关。即今江苏吴县西北二十里浒墅关镇。南宋朱长文《吴郡图经续记》卷下:“许市,在郡西二十五里。《图经》云:‘秦皇求吴王剑, 白虎蹲于丘上,遂西走二十五里而失,剑不能得, 地裂为池,因名其地曰虎疁,
又称千光王寺。在今浙江杭州市葛岭东北宝云山。乾德二年 (964),吴越国王钱俶建。北宋苏轼“宝云楼阁闹千门” 的诗句指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