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五堰

五堰

又名鲁阳五堰。唐景福元年(892)台濛筑。在今江苏高淳县东。《新唐书·杨行密传》:“孙儒围行密宣州,凡五月不解。台濛作鲁阳五堰,拖轻舸馈粮,故行密军不困,卒破孙儒。”《舆地纪胜》卷17建康府:银淋堰,“《续志》云:苏、常承中江下流,常病漂没,故筑银淋五堰以窒之。自是中江不复东,而宣、歙皆自芜湖以达于大江。又以石窒五堰路,又液铁以固石,故曰银淋,今讹为林”。宋《景定建康志》卷16:“银林堰在溧水县东南一百里,长一十一里。”自银林稍东曰分水堰,又东曰苦李堰, 曰何家堰, 曰余家堰, 所谓“鲁阳五堰”。


在今江苏省高淳县东坝镇附近胥溪河上,自西而东为银林堰、分水堰、苦李堰、何家堰、余家堰,合称五堰,各相距五里许,用以蓄水,“拖轻舸馈粮”。唐景福二年(893年)杨行密将台濛立。五堰的设立,还可截拦洪水,防止太湖泛溢。北宋时圮废,后改筑为东、西两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焦山寨

    在今山西广灵县东北十三里西蕉山村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4广灵县: 焦山寨“在县东北十三里焦山村。洪武中筑寨于此”。

  • 阜田

    即今江西吉水县西北阜田镇。清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同安郡

    隋大业三年(607)改熙州置,治所在怀宁县(今安徽潜山县)。辖境相当今安徽安庆、潜山、岳西、怀宁、宿松、太湖、望江、桐城、枞阳等市县地。唐武德四年(621)改为舒州,天宝元年(742)复为同安郡,至德

  • 屯昌镇

    清雍正三年(1725)置,即今海南省屯昌县治。1948年于此置新民县。1952年改名屯昌县。

  • 通安桥镇

    俗名桥头。即今江苏吴县西北二十八里通安镇。明崇祯 《吴县志》 卷16有通安桥。清光绪 《江苏全省舆图》 长洲县图: 西北有通安桥。民国 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: 吴县西北有 “通安桥镇”。

  • 平陵

    ①春秋晋邑。在今山西交城县西南十里大陵庄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八年》:“司马乌为平陵大夫。”即此。②西汉昭帝刘弗的陵墓。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十三里,故平陵城北二里。《汉书·昭帝纪》:元平元年(前74),“葬

  • 枫泾镇

    ①又名清风泾。即今上海市金山县西枫泾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1嘉兴府嘉善县: 枫泾镇 “旧名白牛村市。元改为镇,置巡司,并设白牛务。洪武初,罢巡司,改务为税课局”。清时有主簿驻此。②元置,即今浙江嘉善县

  • 亭前镇

    即今湖北黄梅县东北四十里停前镇。清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左人

    春秋狄邑。在今河北唐县西四十里西雹水。《国语·晋语九》:“赵襄子使新稚穆子伐狄,胜之,取左人、中人。”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,唐县有“左人乡”。古邑名。春秋狄邑。在今河北省唐县西。《国语·晋语九》:“赵襄

  • 南野 (埜) 镇

    北宋置,在今江西南康县西南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6南安军南康县有 “南埜”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