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保康镇

保康镇

原名牙莫台。又作衙门台 (蒙古语意为坟墓)。即今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中旗驻地保康镇。1939年改名保康。1956年科尔沁左翼中旗迁治于此。


在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中旗东部。旗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250平方千米。人口4.9万。蒙古族占35%。镇人民政府驻保康,人口3.5万。清道光年间包温德台吉在此居住,后成村落,以其家祖坟茔地取名牙莫台。因此地经常发生疫病,为求平安,于1939年改名保康。1949年属第六区。1956年设保康乡,旗治由舍伯图。1958年改公社,1968年置镇。产稻、玉米、小麦、蔬菜等。有酿酒、印刷、棉织、制鞋等厂。平齐铁路、通保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伽罗关

    在今云南峨山彝族自治县西南。明洪武间置土巡检司于此。

  • 水德江长官司

    明洪武初改水特姜长官司置,属思南宣慰司。治所即今贵州思南县。永乐十二年(1414)属思南府。万历三十三年(1605)改置安化县。明洪武初以水特姜长官司改名,治今贵州省思南县。二十二年(1389年)为思

  • 双城卫

    明永乐四年(1406)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治所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乌苏里斯克(即双城子)。后废。明永乐四年(1406年)闰七月置,治今俄罗斯滨海边区乌苏里斯克。后废。

  • 苏分地面

    在今吉林汪清县东绥芬河上游地方。《明孝宗实录》卷197:弘治十六年(1503),“阿速江卫并埇坎、苏分地面野人……俱欲朝贡”。

  • 永胜县

    1934年改永北县置,直属云南省。治所即今云南永胜县。民国《云南省民政厅<有关各县更改县名>案卷》:“县名永北二字,……地方人士每嫌欠雅驯,且至十年以来,匪患频仍,庶政废弛,而犯永远败北之

  • 唐徕渠

    一作唐来渠,又名唐渠。在今宁夏北部黄河西岸。其前身为汉光禄渠,后废塞。唐元和十五年(820) 灵州大都督府长史李听复开决旧渠,故名。清吴广成 《西夏书事》 卷20作 “唐梁渠”。乾隆 《宁夏府志》 卷

  • 吉蔑

    系柬埔寨主体民族Khmer名称的音译,今通译为高棉。《旧唐书·南蛮列传》 “真腊国”条:“南方人谓真腊国为吉蔑国。”此处乃以族名作为国名。

  • 波路国

    南北朝时西域国名。在今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尔西北部之巴勒提坦。《魏书·西域传》: 波路国 “在阿钩羌西北,去代一万三千九百里。其地湿热,有蜀马,土平”。唐代名钵罗、布露。

  • 鸡笼山帝陵

    又称西陵。在今江苏南京市古鸡笼山之阳。据唐许嵩《建康实录》记载:东晋元帝建平陵、明帝武平陵、成帝兴平陵、哀帝安平陵均在鸡笼山之阳。鸡笼山(今南京市北极阁)位于东晋南朝建康城西。

  • 禅源寺

    在今浙江临安县西天目山。《清一统志·杭州府二》: 禅源寺 “在于潜县天目山狮子岩右,元建,名狮子正宗寺。本朝康熙初僧玉琳重建,后毁。雍正十一年再建,赐今额”。1941年被日本飞机炸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