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兴文县

兴文县

明万历四年(1576)改戎县置,属叙州府。治所即今四川兴文县西北兴文镇。明曹学佺《蜀中广记》卷52:兴文县“取偃武修文之意”。清光绪三十三年(1907)移治建武城(今兴文县西南建武乡)。1912年迁回今县西北兴文镇。民国初属四川永宁道。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1985年迁今兴文县(中城镇)。


在四川省南缘,南邻云南省。属宜宾市。面积 1373.2 平方千米。人口43.5万。辖11镇、10乡(含5苗族乡)。县人民政府驻中城镇。唐置羁縻晏州,属泸州都督府。元至元十三年(1276年)置蛮夷部宣抚司治此;十七年改为大坝都总管;二十二年升为戎州,隶马湖路。明洪武四年(1371年)降为戎县。万历二年(1574年)移治今县西北兴文镇,属叙州府。取“偃武修文”之意,改名兴文县。1913年属下川南道,1914年属永宁道,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1950年属川南行署区宜宾专区。1952年属四川省宜宾专区,1968年属宜宾地区。1983年迁治古宋(今中城镇)。1996年属宜宾市。地处四川盆地南缘山地。南依大娄山,北接盆中丘陵。石灰岩广泛出露,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。古宋河源于县南,右纳万寿河后北流出境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稻、小麦、玉米,并产生漆、冬笋、烤烟,森林覆盖率20%,以槭、楠竹、松、杉为主。为全国生漆生产基地县之一。有煤、大理石及硫铁矿。有采矿和大理石加工、水泥等工业。有江高、叙兴、兴威等公路。名胜古迹有兴文石林、天泉洞、九丝山、凌霄城、“鮠人悬棺”和宋、明碑刻。巨型岩溶漏斗锅圈崖,深208米,为世所罕见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金沙县

    1941年置,属贵州省。治所在打鼓新场 (今贵州金沙县)。金沙县有金沙里,为富庶之区。县名金沙取 “地区富庶,砂土与黄金同价” 之义。在贵州省北部,邻接四川省。属毕节地区。面积 2524 平方千米。人

  • 酥州

    即今四川冕宁县北四十里酥州。清康熙四十九年 (1710) 置酥州土千户。

  • 李家街

    即今四川安岳县南李家镇。清道光《安岳县志》卷7:李家街“在治南一百二十里”。

  • 罗仵侯山

    即今云南武定、元谋两县间的大山。唐代称罗仵侯山。《新唐书·南蛮传》 载: 永徽初,派赵孝祖讨杨承颠,“至罗仵侯山,其酋秃磨蒲与大鬼主都干以众塞箐口,孝祖大破之”。古山名。在今云南省武定县一带;或说在今

  • 三北

    地区名。(1)指中国东北、华北、西北三大地区的北部地区。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地区,建有三北防护林。(2)指浙江省上虞、余姚、慈溪三市北部。属杭州湾南岸宁绍平原的一部分,为浙江省棉花重点产区。(3)在湖

  • 保靖县

    清雍正七年 (1729) 改保靖州宣慰使司置,属永顺府。治所即今湖南保靖县。民国初属湖南辰沅道。1922年直属湖南省。在湖南省西北部、沅江支流酉水流域,西邻重庆市。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。面积1746

  • 日落县

    唐置,属羁縻棠州治。治所在今老挝甘蒙省东北甘结。后废。古县名。唐置,治今老挝甘蒙省甘吉。属安南都护府棠州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引贾耽《边州入四夷道》:“自驩州西南三日行,度雾温岭,又二日至棠州日落县。”

  • 清河头集

    即今河南濮阳县东二十里清河头乡。清光绪 《开州志》 卷1: “清河头庄,至州二十里。”

  • 嵴山村

    在今浙江绍兴市南。《宋书·孔觊传》:泰始二年 (466),“众叛都尽,门生载以小船,窜于嵴山村”,被执。即此。在今浙江省绍兴市境。南朝宋泰始二年(466年)孔凯败走被执于此。

  • 丁河口

    即大莹城。又作大营城。在今山东滨州市滨城镇西二十五里。《元史·世祖纪》:中统三年(1262),“滨棣安抚使韩世安败宋兵于滨州丁河口”。即此。在今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西部。金代屯兵于此筑城,称大营城,又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