养息牧厂
亦作杨柽木厂。清康熙三十一年(1692) 置,属盛京礼部 (后改属盛京将军)。驻地在杜尔笔山杜尔笔城 (亦作都尔鼻城),今辽宁彰武县。《清一统志 · 牧厂》: 养息牧厂 “在盛京锦州府广宁县北二百一十里彰武台边门外。东西距一百五十里,南北距二百五十里”。乾隆间移至大凌河牧厂。
亦作杨柽木厂。清康熙三十一年(1692) 置,属盛京礼部 (后改属盛京将军)。驻地在杜尔笔山杜尔笔城 (亦作都尔鼻城),今辽宁彰武县。《清一统志 · 牧厂》: 养息牧厂 “在盛京锦州府广宁县北二百一十里彰武台边门外。东西距一百五十里,南北距二百五十里”。乾隆间移至大凌河牧厂。
亦名方泽坛、方丘坛。在今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。明嘉靖九年(1530)建。为明、清帝王夏至日祭皇地祗神之地。清《日下旧闻考》卷57引《明典汇》:“方丘者,北郊泽中之丘,丘方而下,以象地也。”1925年辟
今青海久治县西北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 河源附录: “河行昆仑南半日,又四五日,至地名阔即及阔提,二地相属。”
清康熙四年(1665)置,属内蒙古锡林郭勒盟。驻地在今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北乌力吉德力格尔附近。后迁贝子庙(今锡林浩特市)。1914年属察哈尔特别区,1928年属察哈尔省。1947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。19
①在今河北邢台市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顺德府一》: 野狐泉 “在邢台县西北十里,下合达活水,二水相交至城北门,名鸳水。明万历中涸,时有时无,出隐不定。本朝乾隆十二年以后,达活既开,野狐亦瀵涌复出”。②在今
在今浙江临海市东南。《寰宇记》 卷98临海县: 盖竹山 “在县东三十一里。高九百丈,周回一百里。《抱朴子》 云: 余山不可合神丹、金液,有山精木魅,多坏入药,唯有大小台华山、少室、盖竹等山,一作可成”
又作海古勒水、海姑水、海沽水、海勾河。即今黑龙江省阿城市东,阿什河支流海沟河。源出市东南大青山北,西北流入阿什河。《金史·世纪》: “献祖乃徙居海古水,耕垦树艺,始筑室,有栋宇之制,人呼其地为纳葛里。
在今浙江临安县东。《新五代史·钱镠传》:唐广明元年(880),黄巢起义军进逼临安,钱镠“乃引兵趋八百里。八百里,地名也。告道旁媪曰:‘后有问者,告曰临安兵屯八百里矣’。巢众至,闻媪语,不知其地名,曰:
指今湖北及其以东长江下游河段。唐李白《望天门山》 诗: “天门中断楚江开,碧水东流自北回”,韦应物 《赋得暮雨送李曹》 诗: “楚江微雨里,建业暮钟时。” 皆此。(1)古水名。即今湖北省东部长江河段。
即今安徽庐江县西柯坦镇。清光绪《庐州府志》 卷3庐江县: 柯家坦镇在 “县西二十五里”。
在今福建将乐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7将乐县:三华驿“在县西。元置三华站, 明初改为驿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