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江口镇
即今江西宜丰县东南凌江,近上高县界。清同治 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4: 上高县西北 “城下又五里至凌江口,交新昌界”。
即今江西宜丰县东南凌江,近上高县界。清同治 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4: 上高县西北 “城下又五里至凌江口,交新昌界”。
①在今湖北武汉市蔡甸区境。《清一统志·汉阳府》:玉笋山“在汉阳县西北六十里。山多白石,参差如筍(笋)。一名栲栳山”。②即今云南澄江县西南之尖山。明代为涌拔山的异名。万历《云南通志》卷3:玉笋山“旧名涌
在今贵州惠水县南四十余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定番州:下马关在“(卧龙番长官)司南三十里”。
在今广东封开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封川县: 续岭在 “县 (今封川镇) 北二十里 断而复续,宛委绵亘七十余里”。
在今甘肃秦安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9秦州秦安县: 莲花川 “在县东七十里。亦东流入陇水”。
在今山东平阴县西。清光绪间义和团首领朱红灯曾于此组织群众,鼓动“学拳灭洋”。在今山东省平阴县西。清光绪年间,义和团首领朱红灯曾于此组织群众,宣传“学拳灭洋”主张。
亦作慈涧。即今河南新安市东南之磁河,在慈涧镇北与涧河合为磁涧河,注入洛河。《水经·谷水注》: “谷水又东,少水注之……世谓之慈涧也。”《隋书·地理志》: 河南郡寿安县有慈涧。《资治通鉴》: 隋大业九年
即今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北九十里山口。明弘治间于此置巡司。后废。
①即今山西中阳县东南川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2永宁州宁乡县: 清水在 “县南三十五里。北流经州西南十里,合东川水入黄河”。②黄河支流。即今山西垣曲县南亳清河。源于今山西闻喜县东,东南流经垣曲县南入黄河。
北宋政和七年(1117)改零壁县置,属宿州。治所即今安徽灵璧县。据明曹学佺《名胜志》载:“以县产磬石,珍之如璧,故名。”蒙古至元四年(1267)属泗州,元至元十七年(1280)复属宿州。清属凤阳府。民
即今江西临川市东南青泥镇。明弘治 《抚州府志》 卷6临川县: “青泥渡东岸有义渡。” 清同治 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2: 临川县东南青泥渡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