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分宜县

分宜县

北宋雍熙元年(984)析宜春县置,属袁州。治所在钤阳(今江西分宜县东南江口水库区)。《舆地纪胜》卷28袁州:分宜县,“《宜春志》云,以其地分自宜春,故曰分宜”。元属袁州路,明、清属宜春府。民国初属江西庐陵道。1926年直属江西省。1958年因县城被淹,迁治一介桥(今分宜镇)。明时严嵩是分宜县人。


在江西省西部。属新余市。面积1388平方千米。人口30.8万。辖5镇、8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分宜镇。汉、唐宜春县地。北宋雍熙元年(984年)析宜春东境于安仁镇置分宜县,以分自宜春得名。《舆地纪胜》袁州分宜县下引《宜春志》云:“以其地分自宜春,故曰分宜。”治钤阳(今县城南5千米江口水库库区内),隶袁州。元隶袁州路。明隶袁州府。1912年属江西省,1914年属庐陵道,1927年属江西省。1949年属袁州专区,1952年属南昌专区,1958年属宜春专区。因修建江口水库,县治钤阳镇被淹,迁治谭家边(即今址)。1960年县治命名分宜镇。1970年属宜春地区,1983年属新余市。地处赣西山地东部,袁河(大部为江口水库库区)横贯县境中部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盛产稻、苎麻、油菜籽、花生、芝麻、绿豆等,山地富森林,为省苎麻、油茶生产重点县。有煤、铁、石灰石等矿。铁坑铁矿为省内最大的露天铁矿,分宜电厂为大型火力发电厂。工业有采矿、发电、冶金、机械、造纸、水泥、食品、酿造、塑料等。中国林科院江西大岗山实验局设境内。浙赣铁路横贯县境中部,在分宜镇与分文铁路相交,有樟宜、分安、上分等公路。名胜古迹有仙女湖风景区、洪阳洞、桃源洞、观音岩、万年桥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沙子堡

    又名都蚤堡。即今广西融安县东南沙子乡。《清一统志·柳州府》:沙子堡“在融县东南一百里”。为要隘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东南。清时为戍守要地。

  • 咕哩葛达

    即今印度孟加拉邦之加尔各答。清谢清高 《海录》: “明牙剌…又三四日到古里葛达,英吉利官军镇明牙剌者治此,有小城,城内唯住官军,商民环处城外。”

  • 始康郡

    东晋安帝时因关陇流民置,属益州。寄治成都县 (今四川成都市)。南朝梁移治今新都县南一里。西魏废。

  • 石灰山关

    明初置,在今江苏南京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0江宁县:石灰山关“在幕府山北”。

  • 喀喇沁左翼旗

    清初置,属塔子沟厅 (后属承德府)。治所在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西北官大海,后迁今县之南南公营子。俗称南公旗。原属直隶,1914年划归热河特别区,1928年属热河省。1949年迁治大城子镇 (今

  • 斗阵坡

    在今四川资中县西。清光绪《资州志》卷2:斗阵坡“在州西一百三十里。明季州人朱泗林败流寇于此。今名朱家营”。

  • 蒲塘镇

    在今江苏溧水县南二十五里蒲塘村。清光绪 《江苏全省舆图》 溧水县: “蒲塘镇在城南二十五里。”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兴业县北部,东依大容山,北界桂平市。面积95平方千米。人口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蒲塘圩,人口4

  • 明王峰

    南雁荡山主峰。在今浙江平阳县西南。海拔1078米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4温州府平阳县: 南雁荡山 “中有明王峰,峰顶有池”。

  • 东宋集

    即今山东莱州市西南东宋镇。清光绪《山东通志》卷2《舆图志》:掖县西南有东宋集。

  • 野狐城

    在今河北涞水县西。《寰宇记》 卷67易县: 古野狐城 “在县东三十里。耆老云: 昔有狐于九荆岭食五粒松子后得仙,谓之飞狐。其狐尝来此城,时人呼为野狐城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