勇克山
在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西八里。《清一统志·曲靖府》: 勇克山 “在寻甸州西八里。夏有积雪,又呼为雪山。下有泉流,为倘俸溪”。
在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西八里。《清一统志·曲靖府》: 勇克山 “在寻甸州西八里。夏有积雪,又呼为雪山。下有泉流,为倘俸溪”。
隋开皇十年(590)置,属虔州。治所在今江西大余县西南二里。《寰宇记》卷108虔州大庾县“因以大庾岭为名”。开皇十六年(596)废为大庾镇。唐神龙元年(705)复置县,属虔州。移治今大余县东二里。北宋
清乾隆十九年(1754)置,属重庆府。治所在今重庆市北江北区旧江北城。因在长江之北而名。1913年改为江北县。清乾隆十九年(1754年)置,治今重庆市嘉陵江北土陀镇。属重庆府。1913年改为县。
清顺治五年(1648)置,属内蒙古昭乌达盟。札萨克驻图儿山南(今内蒙古扎鲁特旗西北罕山南)。1934年与扎鲁特左翼旗合并为扎鲁特旗。古旧旗名。清顺治五年(1648年)以扎鲁特部置,治今内蒙古自治区扎鲁
又作抱犊崮。即今山东枣庄市东北境之抱犊山。《南齐书·崔祖思传》: 建元三年(481),“淮北义民桓磊磈于抱犊固与虏战,大破之”。
在今浙江桐庐县东二十二里舒湾埠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0桐庐县: 唐寓之城 “在县东南二十五里。南齐永明中,富阳民唐寓之作乱,尝筑城保据于此,今地名舒湾”。
唐置,故址在今山西代县东南十五里峪口村。《旧唐书·郭子仪传》:唐天宝十四年(755),郭子仪“进攻云中马邑,开东陉”。即此。元废。在今山西省代县东北胡峪山上。唐武元衡有《度东陉关》诗。
在今陕西府谷县北五十里木瓜园乡。《清一统志·榆林府二》:木瓜园堡“即明初木瓜园砦,成化十六年改置堡,二十三年展筑中城。宏治十四年增新城。城在山上,周三里有奇,边垣长三十三里。今有守备分防”。
北魏孝昌三年 (527) 置,为渭南郡治。治所在今陕西渭南市东南四里。西魏废帝三年 (554) 改名渭南县。
在今四川康定县东六十里,系一小溪水。当泸定桥至打箭炉之中道。《清史稿·唐希顺传》:康熙三十九年(1700), 昌则集列为乱,据打箭炉及大渡河西之地,希顺“别遣将自头道水,登山,驰下夹攻”。
①在今福建建阳市西七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建宁府》:苍山,“一名苍峰山。亦曰龟岭。根盘绝壁,苍翠摩空,与庵山齐高,产茶绝佳”。②在今山东苍山县东北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3郯城县:苍山“东望沧海, 汪洋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