化皮村
即今河北新乐市西南二十二里化皮镇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50新乐县图:西南有化皮村。
即今河北新乐市西南二十二里化皮镇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50新乐县图:西南有化皮村。
明、清时指淮安府(治今江苏淮安市)城北的黄河为外河,与里河(今里运河)相对而言。明、清时指淮安府城北的黄河为外河,与里河(今里运河)相对而言。参见“里河”。
在今四川潼南县西北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遂州青石县: “隋改始兴县为青石,以县界有青石祠也。”
在今广西浦北县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20廉州: 蔡龙洞 “本汉合浦县地。唐武德置蔡龙州,因县界有蔡龙洞故也”。《清一统志·廉州府》:蔡龙洞 “在合浦县东北百余里,三山之北”。
明洪武五年 (1372) 改卧龙番南宁州安抚司置,属贵州卫。治所在今贵州惠水县南十五里。正统三年 (1438) 改属贵州宣慰司。后属定番州。清乾隆年间裁。明洪武五年(1372年)改卧龙番南宁州安抚司置
在今海南省临高县东南那盆岭下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2琼州府:买愁村“在临高县南。宋胡铨诗:北往常思闻喜县,南来怕入买愁村。区区万里天涯路,野草荒烟正断魂”。
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北三十五里剑门镇姚箭口一带。《宋史· 王继恩传》: 淳化五年 (994)镇压李顺义军,“继恩由小剑门路入研石砦”。即此。
即今云南个旧市北四十一里倘甸乡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5纳楼茶甸长官司: 倘甸 “在司 (今建水县西南官厅) 东。道通蒙自,为边境要地。天启二年,增设倘甸守备于此”。彝语 “倘” 为松树,“甸”为坝子,
即今福建长汀县南三洲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8汀州府长汀县“临汀驿”条下:“又三洲驿,在府西九十里(按,西当为南),本三洲铺,成化十八年建三洲公馆,后改为驿。”《清一统志·汀州府二》“馆前驿”条下:“又三
北宋熙宁四年 (1071) 废乐蟠县置,属合水县。即今甘肃合水县治 (西华池镇)。元废。
即百泉。在今甘肃泾川县西。《清一统志·泾州一》:百泉“在州西三十五里。泉源溢窦而出者数十,四时不涸,民资灌溉,亦名百泉沟。下流入泾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