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团寨
即今福建连城县北北团。宋置北团寨巡司于此,后毁于兵。
即今福建连城县北北团。宋置北团寨巡司于此,后毁于兵。
在今河南光山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0光山县:石脑山寨“元末土豪屯聚于此。明初,邓愈平遂平县玲珑山寨,又进破石脑山寨是也”。
春秋时邾地。在今山东滕州市东南二十里。《左传》: 襄公四年 (前569),臧纥 “侵邾,败于狐骀”。杜注: “狐骀,邾地。鲁国蕃县东南有目台亭。”即“骀上”。《左传》襄公四年(前569年):“邾人、莒
在今广东珠海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0广东: 海 “浪白澳在香山澳之南,为番舶等候接济之所,则香山所之戍守宜切也”。即今广东省珠海市西南海澳。明中叶后为海商萃聚之所。
在今福建顺昌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7顺昌县:“龙溪桥在县南。其地左负山,右临涧,路转山坳,始与桥直。宋绍定二年寇至,官军据桥为险,与寇战, 寇败走。桥久废,今仍架木, 以通往来。”
在今甘肃两当县东三十五里。《方舆胜览》卷67凤州:两当驿“两当县东抵京都,西抵益州,皆三十六程,故曰两当”。
亦作郭薄罗屯。明末清初,达呼尔族屯寨。在今俄罗斯阿穆尔州结雅河 (精奇哩江) 以东。《清代中俄关系挡案史料选编》: 顺治十年 (1653),礼部尚书胡世安等题奏: “在郭薄罗屯西居往吴加喇姓甫喇等屯,
1913年改古州厅置,属贵州镇远道。治所即今贵州榕江县。1923年直属贵州省。据林溥 《古州杂记》 (载 《黔南丛书》 第5集第2册):“古州榕树最多,大者数围,荫蔽百亩。厅治南门外有五榕山一座,遍山
自今江苏苏州市经吴江至浙江嘉兴市。长74.4公里。为沪杭、京沪(今沪宁)两条铁路的联络线。1935年动工修筑,1936年建成。1944年被日本拆毁。旧铁路名。自江苏省苏州市至浙江省嘉兴市。经吴江、平望
1927年析杭县城区置,为浙江省会。治所即今浙江杭州市。简称杭。在浙江省北部、钱塘江两岸。省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1.66万平方千米(市辖区683平方千米)。人口642.8万(市辖区393.2万)。辖上城
在今贵州铜仁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2铜仁府铜仁县: “铜仁小江在府城西。源出府西北瓮济洞,东南流,至府治西北,合于铜仁大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