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安坝
在今四川夹江县西北二十五里木城镇。民国 《夹江县志》 卷2: 南安坝 “即南安废县,分上坝、下坝。上自石面渡,下至东田坝”。清费密 《荒书》: 清顺治十三年 (1656),“ (刘) 文秀驻兵夹江县南安坝”。
在今四川夹江县西北二十五里木城镇。民国 《夹江县志》 卷2: 南安坝 “即南安废县,分上坝、下坝。上自石面渡,下至东田坝”。清费密 《荒书》: 清顺治十三年 (1656),“ (刘) 文秀驻兵夹江县南安坝”。
①在今山西和顺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辽州》: 官寨 “在榆社县北,接和顺县界。四面陡绝,惟一径可登。山巅平旷,可容数百人”。②在今缅甸北部糯千卡河 (即小江) 北侧的坝冈附近。清代属腾越州大塘隘土把总。
又名西溪亭。在今陕西华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同州府》: 游春亭 “在华州 (今华县) 西南五里西溪上。一名西溪亭。唐杜甫诗: ‘郑县亭子涧之滨’,即此”。
唐总章二年 (669) 置,治所在安远县(今越南义静省南境)。大足元年 (701) 改为安武州。天宝元年 (742) 改为福禄郡,至德二年 (757) 改为唐林郡,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福禄州。辖
清置,属汾阳县。在今山西汾阳县南十里东、西阳城村。(1)在河北省清苑县西南部。面积65.6平方千米。人口3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阳城,人口 4810。传尧帝之母在此养老,俗称养老城。又因处唐河支流之北,
明正统八年(1443)析兀者卫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治所在今黑龙江省汤原县西南大有屯固木纳古城。后废。明正统八年(1443年)置。治所今地不详,辖区约今黑龙江省汤原、鹤岗等县市地区。后废。
①即井陉山。在今河北井陉县北。《穆天子传》卷4:“至于鈃山之队”(《史记索隐》引作“陉山之隧”)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4井陉县:陉山在“县(今城关镇)东北五十里。井陉之险,为河北、河东之关要。今县境诸山错
唐武德二年(619)置,治所在今陕西安塞县西北。贞观三年(629)废。
在今河南泌阳县城。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》:建武元年(25)八月,“癸丑,祠高祖、太宗、世宗于怀宫”。即此。在今河南省泌阳县城。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》:建武元年(25年)祠高祖、太宗于怀宫,即此。
在今四川炉霍县西北。清雍正七年(1729)置瓦述写达土千户。
明洪武二十七年(1394)置,属碣石卫。在今广东陆丰市东南甲子镇。清顺治七年(1650)并入海丰所,雍正十一年(1733)入陆丰县,有碣石左营游击驻防。明洪武二十七年(1394年)置,治今广东省陆丰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