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南川县

南川县

①唐先天元年 (712) 避李隆基讳改隆阳县置,为南州治。治所在今四川綦江县綦江北岸。北宋皇祐五年 (1053) 属渝州,熙宁七年 (1074)废。

②北宋元丰元年 (1078) 置,为南平军治。治所在今四川綦江县南一百二十里赶水镇。一说在东溪镇。嘉熙三年 (1239) 移军治隆化县。元至元二十二年 (1285) 南平军废,移南川县于今南川市。

③元至元二十二年 (1285) 废南平军置,属重庆路。治所即今四川南川市。明曹学佺 《名胜志》: “县有南江,发源夷僚之界。……至南江口流入大江。此县名之始也。” 明属重庆府。《明史·马孔英传》: 万历中讨杨应龙,“分兵八道,孔英道南川,独险远”。民国初属四川东川道。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1994年改设南川市。


古旧县名。唐先天元年(712年)改隆阳县置,治今重庆市綦江县北。为南州治。唐末废。北宋皇祐五年(1053年)复置,属渝州。熙宁七年(1074年)又废。元丰元年(1078年)再置,移治今綦江县南。为高平军治。元至元二十二年(1285年)移治今南川市。属重庆路。明、清属重庆府。1928年属四川省。1994年撤销,改设南川市。1997年划归重庆市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治城

    ①十六国前凉张氏筑,在今甘肃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西北崔家庄附近。《资治通鉴》: 南朝宋元嘉六年 (429),西秦 “南安太守翟承伯等据罕幵谷以应河西, 暮末击破之, 进至治城”。八年 (43

  • 邯川水

    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西,南流入黄河。《后汉书·马武传》:显宗初,西羌寇陇右,命捕虏将军马武击之,“羌乃率众引出塞,武复追击到东、西邯,大破之”。李贤注:“盖以此水分流,谓之东、西邯也。在今廓州化隆县

  • 石碛镇

    即今江苏江浦县西南四十里桥林镇。明万历《江浦县志》卷4:“石碛桥市在治西南三十里。”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江浦县:“石碛镇在城西南四十里。”

  • 八都市

    即今福建宁都市北四十里八都镇。1919年《江西福建明细图》:福建宁都县北有八都。

  • 赤水溪

    即今四川大足县之濑溪河。《元和志》卷33静南县:“赤水溪,经县南,去县九十步。”《寰宇记》卷88大足县:“在河楼湍,东临赤水。赤水溪,源从普州安岳县界来。”

  • ①西周时蒲国。春秋时灭于晋,为邑。在今山西隰县西北。《左传》: 庄公二十八年 (前666),晋伐骊戎,骊姬使言于晋献公曰: “曲沃,君之宗也;蒲与二屈,君之疆也,不可以无主……若使大子主曲沃,而重耳、

  • 泗阳县

    ①西汉置,属泗水国。治所在今江苏淮阴市西旧黄河南。东汉废。②1914年改桃源县置,属江苏淮扬道。治所即今江苏泗阳县西南六里城厢镇。1927年直属江苏省。1941年迁治众兴镇 (今泗阳县)。(1)古县名

  • 怀荒镇

    北魏六镇之一。即今河北张北县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梁普通四年(北魏正光四年,523),“魏元孚持白虎幡劳阿那环于柔玄、怀荒二镇之间”。“及柔然入寇,镇民请粮,(武卫将军于)景不肯给,镇民不胜忿,遂反,执

  • 瓜埠镇

    在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南部、滁河下游。面积42平方千米。人口3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瓜埠,人口 3300。原名瓜步(水边之地谓之“步”),明代改“步”为“埠”,相传吴人卖瓜于江畔,因名。1949年为瓜埠镇

  • 李详砦

    北宋置,属信安军。在今河北霸州市东一百十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