双桥水
即今广东开平市西北镇海水。《清一统志·肇庆府》:双桥水“在开平县(今巷城镇)东北四十里。源出皂幕山,曰水坪海。西南流经老虎山,与庞村水合,又东经县东门至合水咀,与独鹤水合”。东南流与蚬冈水合,东流为潭江,直达新会厓门入海。
即今广东开平市西北镇海水。《清一统志·肇庆府》:双桥水“在开平县(今巷城镇)东北四十里。源出皂幕山,曰水坪海。西南流经老虎山,与庞村水合,又东经县东门至合水咀,与独鹤水合”。东南流与蚬冈水合,东流为潭江,直达新会厓门入海。
①在今甘肃泾川县西。《旧唐书·吐蕃传》:贞元三年(787),“北攻连云堡,又陷。堡之三面峻峭。唯北面连原,以濠为固”。②在今阿富汗东北部喷赤河南源附近。《新唐书·高仙芝传》:唐天宝六年(747),高仙
即倪塘。在今江苏江宁县东。《梁书·敬帝传》:太平二年(557)五月,北齐军水、步至秣陵故治,“癸卯,齐军进据儿塘,舆驾出顿赵建故篱门,内外纂严”。《陈书·高祖纪》:“齐兵自方山进及儿塘,游骑至台。”即
①在今江苏扬州市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扬州府二》:文选楼,“相传梁昭明太子撰《文选》于此;一云隋曹宪以《文选》教授生徒所居,号文选巷,楼以是得名”。清阮元居此巷,因构楼曰“文选”,用以藏书。②在今湖北襄樊
唐置羁縻州,属戎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金阳县东北。北宋属叙州。后废。
即武林山。亦名仙居山。在今浙江杭州市西。《水经·渐江水注》:“浙江又东径灵隐山, 山在四山之中,有高崖洞穴,左右有石室三所,又有孤石壁立,大三十围,其上开散,状似莲花。”《寰宇记》卷93钱塘县:灵隐山
在今北京市西卢师山。一说即今天津市宁河县(芦台)或河北秦皇岛市山海关西南卸粮台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贞观十九年(645)征高丽,“韦挺坐不先行视漕渠,运米六百余艘至卢思台侧,浅塞不能进,械送洛阳”。胡注:
在今湖南安化县东南一百里洢水东岸。初名洢东。北宋熙宁六年(1073)于此置安化县,建启宁寺,村因寺名,称为启宁坪。清道光时寺改名启安寺,村遂改称启安坪。
战国赵邑。治所在今河北武邑县东二十五里观津村。《史记·魏世家》:襄王二年(前317),“齐败我观津”。又《穰侯列传》:秦昭王三十四年(前273),“取魏之卷、蔡阳、长社、赵氏观津。且与赵观津,益赵以兵
元至元十七年 (1280) 改麻龙千户置,属会川路。治所在今四川会理县东五十里。一说在米易县西麻陇彝族乡。明洪武十五年 (1382) 改属东川府。二十七年 (1394) 废。元至元十七年(1280年)
唐天宝元年(742)改芝州置,治所在忻城县(今广西忻城县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忻城县大部及都安瑶族自治县东北部地。乾元元年(758)复为芝州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以芝州改置,治忻城县(今属广西)。辖境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