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双河

双河

①又名双溪。在今江苏无锡市北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5常州府无锡县:双河“自运河分流曰双河口,分为二派,一东南流,合于梁溪;一西北经河浒钱桥,达直湖港,入武进界”。

②今安徽太湖县东之黑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6太湖县:双河在“县东南五里。源出四面山,萦回曲折,流合罗溪诸河,而达于黄泥港”。

③即今新疆博乐市南之博尔塔拉河。《旧唐书·突厥传》:永徽二年(651),阿史那贺鲁“据咄陆可汗故地,总有西域诸郡,建牙于双河及千泉”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显庆四年(659),“西突厥兴昔亡可汗与真珠叶护战于双河,斩真珠叶护”。


(1)古水名。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乐市、温泉县的博尔塔拉河。唐显庆二年(657年),苏定方击败西突厥沙钵罗,“乃蹋雪昼夜兼行,所过收其部众,至双河,与弥射、步真兵合,去沙钵罗所居二百里,布陈长驱,径至其牙帐”。即此。(2)集镇名。在云南省巧家县西南部、以礼河与金沙江汇合处附近。金塘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550。因地处两条河交汇处,故名双河。又名小河。产玉米、稻、小麦、甘薯、甘蔗、香蕉、杧果、蚕茧等。有电站及饮食、粮食加工、手工编织等业。羊巧公路经此,有渡船与四川省会东县相通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沂河

    在今河北滦县西。《明一统志》卷5永平府:沂河“在滦州西二十里,南流入海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7滦州:沂河,“《志)云:大沂河源出卢龙县界马家庄,西南流径州西北二十二里之佛住山,又南合于小沂河。小沂河出州

  • 瓠丘

    又名壶丘。春秋时晋邑。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六十余里东滩村。《左传》: 襄公元年 (前572),“晋人以宋五大夫在彭城者归,置诸瓠丘”。杜注:“河东东垣县东南有壶丘。”古邑名。又称阳壶、阳胡。春秋晋邑。在

  • 扶黎县

    亦作扶犁县。即夫黎县。在今辽宁义县东南。《后汉后·鲜卑传》:元初二年(115),鲜卑“夏攻扶黎营,杀长史”。李贤注:“扶黎,县,属辽东属国,故城在今营州东南。”古县名。东汉置,治今辽宁省朝阳市东南。属

  • 通宝山

    在今甘肃礼县西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9巩昌府西和县: 通宝山,“ 《志》 云: 在县西百四十里。四山环合,二水萦流,有清泉自岩窦飞落,如玉绳云”。

  • 承天府

    ①明嘉靖十年 (1531) 改安陆州置,治所在钟祥县 (今湖北钟祥市)。辖境约当今湖北钟祥、荆门、天门、仙桃、洪湖、潜江、当阳、京山等市县地。清顺治三年 (1646) 改为安陆府。②清顺治十八年 (1

  • 畚岭

    即今江西于都县西南畚岭。1934年为中央根据地登贤县驻地。

  • 都阙县

    亦作都县。唐仪凤二年 (677) 置,属纳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叙永县西南境。天宝元年(742) 属都宁郡,乾元元年 (758) 复属纳州。后废。

  • 龙溪县

    南朝梁置,属南安郡。治所即今福建龙海市西北古县。唐乾元二年(759)移治今漳州市。《寰宇记》卷102漳州龙溪县:“因龙溪为名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99漳州府龙溪县:九龙江,“梁大同间有九龙游戏江上,因名县

  • 归顺州

    ①唐开元四年(716)置,属幽州都督,为契丹松漠弹汗州部落。治怀柔县(今北京市顺义县)。天宝元年(742)改为归化郡,乾元元年(758)复为归顺州。辽废。②唐宝应元年(762)置,为党项部落州,属秦州

  • 东张掖郡

    十六国后凉太安二年(387)改昌松郡置,属凉州。治所在昌松县(今甘肃武威市东南)。北魏复为昌松郡。十六国后凉以昌松郡改名,治昌松县(今甘肃武威市东南)。辖境在今甘肃省武威、古浪等市县一带。北魏仍改称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