受阳坪
亦作寿阳坪。在今湖北保康县西南一百五十里。唐为受阳县治。《清一统志 ·郧阳府》: 受阳废县,“ 《旧志》: 受阳坪在保康县西南。明成化中,官军讨郧阳贼 (指刘通义军),逼房县西山,贼惧欲走受阳,都御史白圭檄别将往受阳阻截其奔轶,即故受阳城”。
亦作寿阳坪。在今湖北保康县西南一百五十里。唐为受阳县治。《清一统志 ·郧阳府》: 受阳废县,“ 《旧志》: 受阳坪在保康县西南。明成化中,官军讨郧阳贼 (指刘通义军),逼房县西山,贼惧欲走受阳,都御史白圭檄别将往受阳阻截其奔轶,即故受阳城”。
①清置,属海龙府。即今吉林辉南县 (朝阳镇)。1949年辉南县迁治于此。②即今黑龙江省嘉荫县治。民国 《黑龙江志稿》卷2: 佛山县 “民国十六年置佛山设治局 (佛山镇,有观音山,故名。属黑河道)。十八
亦作洪家集。即今安徽霍邱县南洪集镇。清乾隆 《六安州志》 卷3: 洪家集在 “州西南七十里”。
在今四川奉节县西。《宋史·太宗纪二》:淳化五年(994),李顺张余部攻夔州,“峡路都大巡检白继赟,夔州巡检使解守颙大败其众于西津口”。即此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夔州府奉节县:“西津口在府西, 或曰长江渡
即今四川都江堰市东南崇义镇。民国 《灌县志》 卷2: 崇义场 “一名崇义铺,距治三十里。当成、灌、崇宁之冲,为邑东门户。清乾隆末新开河有钟出土,载大明万历四十七年灌县崇义乡朱家观铸,此场名所由仿也”。
即唐徕渠。在今宁夏北部黄河西岸。明嘉靖《宁夏新志》 卷1: 唐渠 “自汉渠口之西凿引黄河流,绕城西逶迤而北,余波亦入于河,延袤四百里。其支流陡口大小八百八处”。即“唐徕渠”。
唐贞观二十三年 (649) 改宁人县置,属容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容县东北六十里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) 废入普宁县。古县名。唐贞观二十三年(649年)以宁人县改名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东北。属容州。北宋
亦曰浊水戍。在今甘肃成县西南。《水经·漾水注》: “汉水又东南径浊水城南,又东南会平乐水。” 《资治通鉴》: 南朝宋元嘉十九年(442),“ (裴) 方明与 (符) 弘祖战于浊水,大破之,斩弘祖”。二
①又名都泥江。即今广西红水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9忻城县:乌泥江在“县西六里。即都泥江也。自那地州流入境,经县北,下流入宾州迁江县界”。②即今贵州惠水县西之涟江。《清一统志·安顺府》:乌泥江“在镇宁州
清乾隆三十六年 (1771)渥巴锡率土尔扈特部由伏尔加河流域回到祖国后设置,属乌讷恩素珠克图盟。驻牧地在今新疆和静县北。
即今四川都江堰市东之蒲阳河。为西汉蜀郡太守文翁所开,为湔堰 (都江堰) 三大干渠之一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 “江北则左对繁田, 文翁又穿湔㳛以溉灌繁田一千七百顷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