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名孟门。在今河南辉县市西。为太行八陉之第三陉。即“孟门”。
北宋景德二年(1005)置,为铸铁钱监,属嘉州。治所在今四川乐山市。南宋建炎三年(1129)废。
在今四川遂宁市西南。《元和志》 卷33安居县: “柔刚山在县东二十里。” 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安居县: “旧治柔刚山。” 柔刚县以此为名。
即今山东沂水县北高桥镇。清道光 《沂水县志》 卷2: 高桥集 “距城五十里”。
又称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。现保存在甘肃武威文庙内。西夏天祐民安五年(1094)立。高2.5米,宽0.9米,厚0.3米。碑首西夏文篆字题额为“敕感应塔之碑文”。正文为西夏文楷书,计二十八行,每行六十五字。
在今广东惠来县南神泉镇附近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3惠来县: 光华溪 “至县南十五里,合神泉港入海。《志》 云: 港在文昌山之阳,中有大石,潮没而汐见,俗谓之石龟”。
在今青海囊谦县西北觉拉乡。民国周希武《玉树调查记》 卷上: “觉拉寺,属地在杂曲河北,囊谦拉林之间,属民百余户。按觉拉寺即 《旧志》 所谓南称界内驻牧喇嘛觉巴拉族也。”
在今江西遂川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吉安府龙泉县:山都坳在“县西十五里。地当通衢。山石险巇”。
隋置,在今江西永修县南二十里。
明洪武四年(1371)置,在今贵州龙里县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