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后新秋

后新秋

即今辽宁彰武县东北后新秋镇。民国属康平县,有县佐驻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都路

    元至元二十一年(1284)改大兴府置,为中书省治。治所在大兴、宛平二县(今北京市)。辖境相当今北京市辖区县及河北怀来县及涿州、霸州二市以东,北京延庆及长城以南,遵化、丰南二市以西,武清、大城县以北地区

  • 奉国寺

    初名咸熙寺。又名大佛寺、七佛寺。辽开泰九年 (1020) 建,在今辽宁义县城内东大街路北。明 《辽东志》 卷1义州: 奉国寺 “在钟楼东。一名七佛寺。佛宇高七丈,中有佛像七尊,高与殿称,中建石碑”。清

  • 西岔河

    在今陕西旬阳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6洵阳县:“西岔河在县西北百五十里。今有西岔河堰,去县百里。”集镇名。在山东省寿光市境东北部。属侯镇。人口 3500。为原岔河镇人民政府驻地。明初宋氏立村,因处古弥河

  • 夜郎驿

    在今贵州桐梓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遵义府》: 夜郎驿 “在桐梓县北五十里”。

  • 钟 (鍾) 离城

    ①在今山东苍山县南。元于钦 《齐乘》 卷4: “沂州西南百余里。《路史》 云: ‘钟离,徐之别封。’ 今沂之钟离城,乃晋吴会处。其后徙九江,吴灭之。《郡国志》 谓此城楚将钟离昧所筑。”《方舆纪要》 卷

  • 使君滩

    ①在今湖北宜昌县西长江中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8夷陵州 “流头滩” 条下: “使君滩在州西百十里大江中。或曰益州牧刘璋使法正迎先主于此。一云杨亮为益州刺使经此覆舟。故名。”②在今四川万县市东二里长江中。《

  • 清河堰

    在今浙江杭州市城区北部武林门外。《宋史·方腊传》: 宣和三年 (1121) 二月,“ (童) 贯、(谭) 稹前锋至清河堰”,即此。

  • 马陉

    一名弇中谷。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南。《左传》:成公二年(前589),“晋师从齐师,入自丘舆。击马陉”。即此。春秋齐地。在今山东省淄博市南。《左传》成公二年(前589年):“晋师从齐师,入自丘舆,击马陉

  • 缑氏山

    又名覆釜堆、抚父堆。在今河南偃师市南。《列仙传》 卷上: 王子乔见柏良曰,“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巅”。即此。《水经·洛水注》: 休水 “北历覆釜堆东,盖以物象受名矣。……又东屈灵星坞,水流潜通。

  • 封溪县

    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属隆州。治所在今越南河山平省西北。贞观元年 (627) 属峰州。寻废入嘉宁县。古县名。东汉建武十九年(43年)置,治今越南河内市东英县古螺。属交趾郡。三国吴属武平郡。南朝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