咸平府
金天德二年 (1150) 升咸州置,属咸平路。治所在平郭县 (今辽宁开原市东北老城镇)。辖境相当今辽宁北部开原、铁岭、昌图等市县地。元至正二年 (1342) 降为咸平县。
金天德二年(1150年)升咸州置,治咸平县(后改平郭县,今辽宁开原市东北老城镇)。为咸平路治。辖境约当今辽宁省北部开原、铁岭、昌图等市县地。元至正二年(1342年)废。
金天德二年 (1150) 升咸州置,属咸平路。治所在平郭县 (今辽宁开原市东北老城镇)。辖境相当今辽宁北部开原、铁岭、昌图等市县地。元至正二年 (1342) 降为咸平县。
金天德二年(1150年)升咸州置,治咸平县(后改平郭县,今辽宁开原市东北老城镇)。为咸平路治。辖境约当今辽宁省北部开原、铁岭、昌图等市县地。元至正二年(1342年)废。
在今山东临沂市西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3沂州“艾山”条下:五坪山“五峰相连,其上平坦, 因名”。
在今四川丹巴县南甫科顶村。清康熙四十年 (1701) 置鲁密普共碟土百户。
一名弘农涧。即今河南灵宝市东宏农涧河或涧河。《山海经·中山经·中次六经》:阳华之山“门水出焉, 而东北流注于河”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门水“北径宏农县故城东,其水侧城北流而注于河”。
在今甘肃武威市西北。始建于晋,后经历代重修。现存主要建筑牌楼、山门、大雄宝殿为清代所建。《清一统志·凉州府》: 海藏寺 “在武威县城西北十里”。
又作加禄堂。在今台湾省屏东县南枋山乡西北加禄村。清康熙间高拱乾《台湾府志》卷2:加六堂社“离府治四百二十里”。
即今吉林永吉县西北桦皮厂镇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: 吉林府吉长铁路有桦皮厂站。《吉林乡土志》: “前清初年,满人重骑射,习弓箭,曾于此地辟设箭场,招致工人,制造弓箭及马鞍等。而所需材料,多为桦皮,故号曰
在今浙江苍南县东南四十六里大岙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平阳县:大寨“在金乡卫东,有大海口,又南为小寨,近蒲
即张杷寨。在今四川三台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中和四年(884),高仁厚讨东川帅杨师立,别将“杨茂言走至张把,乃追及之”,为仁厚所斩。
西晋、北魏时期易水 (今河北徐水县西北之瀑河) 流径武遂一段之俗称。《资治通鉴》: 东晋咸康六年 (340),前燕慕容皝率军袭击后赵石虎,“燕兵进破武遂津,入高阳,所至焚掠积聚,略三万余家而去”。遂,
即今湖北监利县东二十四里上车湾镇。清光绪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监利县东有上车湾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