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四十八渡水

四十八渡水

①即今四川南川市东北大溪河(鸭江)支流龙岩江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80南平军:四十八渡水“在隆化县东三十里。两山壁立,一水弯环其中,涉是溪者凡四十八渡,其门有穴如户牖”。《清一统志·重庆府一》:“《府志》:四十八渡水源出马嘴山,西流二十里至四十八渡, 又四十里至流金水,又二十里至水东桥,与镇江桥溪合流。”

②即今四川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南之黔江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黔江县:四十八渡水在“县西二十里。源出栅山,曲折流四十八湾,滩碛鳞比,舟楫不通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龙场驿

    明置,即今贵州修文县。《明史·王守仁传》:“正德元年冬,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。守仁抗章救,瑾怒,廷杖四十,谪贵州龙场驿丞。”即此。在今贵州省修文县。明正德初王阳明贬谪为龙场驿丞,即此。

  • 梓亭砦

    在今福建松溪县北境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7松溪县: 梓亭砦 “在县北七十里,界庆元、龙泉、政和、松溪四县之交。宋置砦,元改隶龙泉县,后废”。

  • 西山阳洞长官司

    明洪武初置,属思州宣慰司。治所即今贵州从江县东南西山镇。后废。永乐元年(1403)复置,属贵州卫。后属黎平府。清废。明洪武初置,治今贵州省从江县东南西山。后废。永乐元年(1403年)复置。清又废。

  • 敛材溪

    在今贵州黎平县北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1黎平府: 敛材溪 “出府东北六十里之敛材山,西流经太湖山北而入于宝带江”。《清一统志》 作 “敛村溪”。

  • 金牛峡

    又作五丁山。在今陕西宁强县北大安镇东金牛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6汉中府: 金牛道,“ 《舆程记》: 自褒城西南九十里而至沔县,又六十里为青阳驿,又四十里为金牛驿,其相近者有五丁峡,亦曰金牛峡”。

  • 财演镇

    五代南唐保大间(后周广顺初)改洋宁镇置,属邵武县。即今福建光泽县治。北宋太平兴国六年(981)置光泽县。古镇名。五代十国南唐置,即今福建省光泽县。北宋太平兴国六年(981年)升为光泽县。

  • 黑玉河

    亦作乌玉河。即今新疆和田、皮山境之喀拉喀什河。《明史· 于阗国》: 于阗国 “其国东有白玉河,西有绿玉河,又西有黑玉河,源皆出昆仑山。土人夜视月光盛处,入水采之,必得美玉”。

  • 友谊关

    古称鸡陵关、界首关、大南关、镇夷关。明初置镇南关。1953年改为睦南关,1965年改为友谊关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凭祥市西南18千米的中、越边境。建于明洪武年间。清雍正三年(1725年)建关楼一层,在中法

  • 漷河

    在今北京市通县东南四十里漷县镇南。《清一统志·顺天府二》: “ 《旧志》,自卢沟流至 (漷)县西,析而为三,正流为漷河,东入白河。其一为新庄河,在漷城南二十五里,南流入武清县界,即凤河也。其一为黄沤河

  • 威镇堡

    亦作威振堡。明置,属宁夏前卫。即今宁夏平罗县东北威镇堡。《清一统志·宁夏府二》: 威镇堡 “本朝初设把总,嘉庆十五年改设外委。东北有边墙一道,即北长城也。下有东西二闇门,为汉夷互市处”。